新華網 正文
用一條鯽魚敲開清華大門?杭州女生告訴你背後的秘密
2018-08-24 20:50:4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杭州8月24日電(記者唐弢 方圓)近日,剛落下帷幕的第27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因“一條鯽魚”而收獲了比往年更多的關注度。據悉,大賽前50名選手,因成功解剖鯽魚,獲得清華北大等名校的保送資格。

  作為這50名學生之一,來自杭州學軍中學的學生趙子涵認為,這條“鯽魚”更像是一塊“敲門磚”,敲開的不是高校的大門,而是自己對生命科學的探索之門。

  “生物是一門充滿意義和樂趣的學科,我從接觸到它開始,就深陷于它的魅力。” 談起生物,趙子涵的眼裏充滿了光芒,“解剖鯽魚當然不是這場比賽的全部,但對于鯽魚的解剖實驗,卻體現了生命科學的獨特魅力。”

  回想這次比賽,趙子涵仍興奮不已。在她看來,生命科學是典型的實驗性科學,動手能力是對研究者的基本要求。“在解剖時,我們必須像‘外科醫生’一樣,對魚類骨骼、位置、形態了如指掌,才能真正地‘庖丁解魚’。”

  “冷靜、有主見、有想法、遇事不慌。”是教練方親親對趙子涵的評價,在他看來,趙子涵的動手能力很強,平時訓練中,實驗的穩定性很高,這些優點都幫助她在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

  除了魚類解剖,今年的競賽還涉及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細胞遺傳學,以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內容。“我們既要分析玉米籽粒顏色,考察玉米遺傳規律,還要對細菌蛋白質含量進行測定。從宏觀到微觀,生物可以讓我們一探究竟。”趙子涵説。

  趙子涵對于生物學的認知從初中開始,“初三暑假我開始了解並接觸生物競賽,父母一直十分支援我,也相信我能自己做好時間安排”。身處競賽班,很多時候要將課後時間用在競賽學習上,她坦言自己有時候也會覺得時間不夠用。盡管如此,她仍舊每天安排好時間,將學業任務在計劃時間內完成。

  學習之余,趙子涵有自己的獨特減壓方式——逛西湖。放學後散步的幾小時是屬于她自己的美好時光,看著形形色色的路人和春去秋來的西湖風景,繞西湖一圈需要多少時間、騎行一圈需要多久,對于這些,她早已熟諳于心。“觀察大千世界,既是一種減壓方式,又何嘗不是一種學習。”趙子涵説。

  在這次比賽後,清華大學向趙子涵打開了大門,藥學、生物學等專業,以及錢學森力學班都向她拋出橄欖枝。經過深思熟慮,趙子涵最終選擇了生物科學專業。

  面對“殺魚進名校”的調侃和熱議,趙子涵始終看得很淡。對她來説,熱愛是做任何事的基礎,她保持著初心,像海綿一樣渴求著知識,期待今後能學到更全面的生物理論。“有人説,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願自己未來能更多地探索生命規律的多樣性,為生態環境的保護、為人類的健康生活做出貢獻。”趙子涵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卓越
相關新聞
  • 高中生靠解剖鯽魚上北大清華?指導老師:不可能
    回憶起兩輪緊張賽事,兩位學生均直言,生物競賽考察的知識面涉及方方面面,考試內容的難度已遠遠超出高中所學的生物教材。他介紹,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決賽分為理論和實驗操作兩部分,各佔50%的分值。
    2018-08-22 07:44:12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北京搶險修繕明長城東溝段
北京搶險修繕明長城東溝段
福建霞浦:光影灘涂 旅攝“聖地”
福建霞浦:光影灘涂 旅攝“聖地”
可愛小動物齊聚江蘇常州 吹響萌寵“集結號”
可愛小動物齊聚江蘇常州 吹響萌寵“集結號”
創意退伍照 留下老兵珍貴影像
創意退伍照 留下老兵珍貴影像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067112332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