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數字經濟發展呼喚更多“數字人才”
2018-08-22 19:16:1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8月22日電(記者張辛欣)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人才需求結構正發生變化。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22日聯合發布報告顯示,目前我國人工智慧領域本土培養的高層次人才稀缺,這種缺口在演算法和深度學習等前沿領域表現更為明顯。應加強“數字人才”培養,爭取發展機遇。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22日在京舉行發布會,聯合發布《投資人力資本,擁抱人工智慧:中國未來就業的挑戰與應對》報告。

  報告顯示,我國人工智慧産業迅速發展,創新迭代加速,2017年人工智慧核心産業規模達56億美元左右,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220億美元。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基礎理論、核心演算法以及關鍵設備、軟件與介面等領域仍存在差距,本土培養的高層次人才稀缺。全球367所具有人工智慧研究方向的高校中,我國只佔不到30所,輸出人才數量尚不能滿足企業用人需求。在決定産業核心競爭力的演算法等領域,人才缺口更為明顯。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盧邁在會上説,産業競爭歸根結底在于技術和人才儲備。加大基礎學科的人才培養,擴大創新投入是長遠發展的有力保障。要依托重大工程項目,鼓勵校企合作,支援高等學校加強人工智慧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引導職業學校培養産業發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另一方面,也應適應人工智慧對就業結構等帶來的挑戰。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在會上表示,要主動擁抱變化,讓教育和職業培訓模式以及勞動力結構適應人工智慧帶來的變革。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江西靖安:色彩斑斕豐收圖
江西靖安:色彩斑斕豐收圖
非洲“小寶”的廣州生活
非洲“小寶”的廣州生活
四川:則曲河谷美
四川:則曲河谷美
熊貓姐妹花“落戶”吉林長春
熊貓姐妹花“落戶”吉林長春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80612993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