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南大用推薦演算法分宿舍,彰顯高校人性化
2018-08-22 08:40:36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推薦演算法分宿舍,可以看做是高校人性化的一大體現,相似的生活習慣、作息規律會有效地減少宿舍摩擦。

  又到新生開學季。“00後即將踏入大學校園”,翻開他們人生嶄新的一頁。而南京大學為了幫助新生們更快找到志趣相投的舍友,更好適應大學生活,在去年給新生按照生活習慣分宿舍的基礎之上,今年推出了演算法推薦2.0優化版本——通過校園迎新網的數據調查,統計新生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再通過大數據“推薦演算法”,量化評估各項數據之間的相似度,進行舍友分配。

  推薦演算法分宿舍,可以看做是高校人性化的一大體現,畢竟讓“早起鳥”和“夜貓子”住在一起,簡直是互相折磨。日常相處中少不了遇到些瑣碎的問題,這些無法磨合的細節,日積月累會導致大家的關係不可避免地走向“涼涼”。而生活習慣、作息規律的相似則會有效地減少摩擦,讓宿舍關係更加和諧,讓大學生活更加舒心。

  而且,南京大學的宿舍分配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據悉,南京大學在8月就發放問卷調查了本科新生們的“作息時間”“空調使用習慣”“個人衛生習慣”“共用物品和消費傾向”,以及 “興趣愛好”。然後通過大數據“LFM推薦演算法”,對資訊進行量化處理。

  這種做法類似于如今很多網絡平臺的演算法推薦,通過對用戶的累積數據進行分析,實現精準畫像,來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去年的“按生活習慣分宿舍”的反饋也顯示,參與宿舍分配的17級新生,宿舍和諧度增加了近10個百分點,正向效果初顯。

  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演算法也不宜過分迷信。所謂的大數據,説白了還是新生們自己填出來的,難免會有“失真”情況。況且這些數據所映照出的只是一個人的橫截面,畢竟人都是會變的,冰冷的數據總是難以刻畫完整。

  此外,能夠和性情相投的人住一起固然很好,但如果能和性格互補的人住也不錯,或許還能拓寬眼界。在多元化的環境中共同成長,于己于人,並不是件壞事。大家從互相不了解到漸漸熟悉,不斷地嘗試理解、溝通、磨合,終成摯友,這個過程也足以讓人心動。

  南大此番另辟蹊徑地用推薦演算法分宿舍,可以説彰顯了一座學校的人性化。在自主選宿舍機制仍需探索的情況下,用推薦演算法分宿舍,是對“互聯網+”的靈活運用,也是校園管理思路的拓展。接下來,該舉措是否值得廣而鑒之,不妨且看且期待。(范娜娜)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倩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非洲“小寶”的廣州生活
非洲“小寶”的廣州生活
四川:則曲河谷美
四川:則曲河谷美
熊貓姐妹花“落戶”吉林長春
熊貓姐妹花“落戶”吉林長春
內蒙古綠色明珠蘇木山
內蒙古綠色明珠蘇木山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330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