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畢業季“最後一課”,聽聽師長們的臨別寄語
2018-07-05 16:44:1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杭州7月5日電(記者余靖靜 魏夢佳 吳曉穎)離開校園之際,在畢業典禮上,聽一聽師長們道別時的叮囑。

  2018年夏天的畢業季,聆聽這些“最後一課”的,不僅是逾800萬中國高校畢業生,成千上萬的校外人士同樣在關注與分享。有人説,“最後一課”裏蘊含的大學品格,是社會最稀缺的理想主義“公開課”。

  關鍵詞一:“時代”

  2018年時值改革開放40周年。“與偉大時代同向同行”,成為“畢業季”裏眾多致辭的最大亮點之一。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院院長李曉在2018年畢業典禮上的一篇講話,近來在朋友圈“刷屏”。中國怎樣才能成為創新型國家?李曉説,“只有我們每一個人、在座的每一位畢業生同學成為真正的人,即成為具有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主選擇能力、審美能力、戰勝困難能力和有使命感的人,你自己的一生才會幸福,我們這個社會才能不斷進步,中華民族才真的有希望。”被這篇致辭打動的網友評價説,“這是關於個體命運和國家命運的深刻思考。”

  在浙江大學2018年畢業典禮上,校友代表、中科院院士馬余剛同樣講到了“時代”。 “‘時代造英雄’是千古不絕的名言。” 馬余剛説,我們身處於偉大的新時代,英雄理應層出不窮。今天在座的同學們,相信通過你們的努力,都會成為自己心中的“超級英雄”,成為“科研俠”“工程俠”“管理俠”等等,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浙大學子的稱譽。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英雄”。四川師範大學校長汪明義勉勵學子説,“希望你們能始終將社會擔當與健全人格相結合、職業操守與專業能力相結合:當教師絕不失教育情懷、當會計絕不做假賬、從政絕不做貪官、經商絕不搞假冒偽劣、從事紀檢司法絕不失公道正義……”。

  22歲的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畢業生張慧在大學4年中,跨越5省參加了6次支教。“我在一次次支教實踐中堅定了為中國而教的信念。”張慧在畢業致辭中説,“作為別人命運的燈塔,吾又何其幸也”。

  關鍵詞二:“求真”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2018年畢業季的師長致辭中,對“真”的倡導,同樣成為亮點。

  “詩書兩袖風,天地一真人。” 在媒體圈裏,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的2018年畢業致辭傳播甚廣,“唐初名儒顏師古説,‘真人,正人也。’宋代的蘇軾引用別人的話説,‘真人之心,若珠在淵。眾人之心,若瓢在水。’所謂若珠在淵,講的是真人之心,持正、安穩、沉潛,如明珠溶于碧水深潭。”

  對畢業學子,胡百精祝福道,“世上可完滿的,唯有真心。願有夢想可守候,有真心可持守!願江河行地,日月經天,真心不改!”一位已經工作多年的新聞人在微信朋友圈閱讀此文後留言,這是“理想主義者的吶喊,于無聲處卻振聾發聵。”

  “新時代堅守知行合一,意味著要不斷學習新學識。”浙江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吳朝暉説,“新學識需要將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關聯在一起,不滿足於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識,善於掌握事物發展規律,勇於創新學習範式,敢於破除思維定式,在終身學習、全球學習、創新學習中積累人生智慧。”

  “我希望,北理工帶給同學的,是一束潔白的真理之光。”北京理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軍在畢業典禮上説,“真理之光,可以照亮蒙昧的黑夜,給予我們改造世界的力量。追求真理,要純粹、要執著,不迷信權威,不投機取巧,唯有鍥而不捨、精益求精。”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在畢業典禮的致辭中,提到了一位“求真”的同學,這位同學對鄉村治理有著濃厚興趣,兩個月內四次到鐵磨溝村,跟村民們交朋友、拉家常,發放問卷、蒐集數據,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我看到了新時代新青年潛心問道、孜孜以求的可貴品質!你們想真問題、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學校為你們驕傲!” 董奇説。

  關鍵詞三:“別怕”

  告別校園,踏入社會。如何保持“初心”,抵抗“油膩”?在致辭中,師長們溫暖而真摯地叮囑,“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別怕”——這是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在2018年畢業典禮上對學子的一個叮囑主題詞。

  “‘別怕’意味著榮辱不驚。” 劉偉説,我們要有自信、自美、自我的欣賞、自我的充實,遇到再難的事情都別怕,再困難、競爭再激烈的事情,你看看周圍的人他不一定比你強,別怕。再難的困難,你想想我們走過多少路,解決了多少問題,今天這點困難算什麼呢?別怕。

  “順境要善待他人、逆境要善待自己”則是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的畢業致辭主題。他援引《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叮囑學子們,“人的一生總是有起有落、有喜有悲、有順有逆”,“當一個人身處逆境、遇到挫折,處境比較艱難時,那他本身就已經很不走運了,就更需要善待自己,不要成天陷於自責、自我菲薄之中,更需要樂觀一些、豁達一些、看遠一些。”

  “校長一席肺腑之言,道出了人生大智慧。”在成都一家公立醫院工作的郝志遠是四川大學2017屆畢業生,他告訴記者,自己工作一年,經歷了從學生到職場新人的轉變,面對挑戰和成長,正如校長所説,處於低谷時要對自己好一點,這樣才能給身心“充能”,在壓力中不斷前行。

  “人生之路起伏跌宕,同學們有時會遇到夜幕低沉,此時更要保持內心的光明。”西南民族大學校長曾明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新疆哈密草原美如畫
新疆哈密草原美如畫
特寫:“神話之鳥”的“閩江口舞步”
特寫:“神話之鳥”的“閩江口舞步”
焰火綻放慶祝美國獨立日
焰火綻放慶祝美國獨立日
新疆阿勒泰2萬餘畝戈壁變花海惹人醉
新疆阿勒泰2萬餘畝戈壁變花海惹人醉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308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