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獨家調查:誰偷了我的海淘額度?背後有怎樣的黑色利益鏈?
2018-05-19 13:44:56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關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規定:“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0元。”在這個額度之內,不僅可以隨意在跨境電商上買買買,還能享受相應的進口稅收優惠。而超過了限額,就會被電商退單,無法再進行電商海淘。

  然而近期,一些觀眾向央視記者反映:自己上萬元的海淘額度,竟然被別人偷走了!先來查查你的額度有沒有被盜?

  查詢方法:

  1.登錄網站http://ceb2pub.chinaport.gov.cn輸入本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可查詢今年已用海淘額度和可用海淘額度。

  2.點擊底部藍色小字,注冊後可查詢海淘消費明細。

  解決辦法:如果您確認自己的海淘額度被別人盜用了,可以撥打中國電子口岸客服熱線010-95198進行處理。

  記者調查:誰偷了我的海淘額度

  自己名下的海淘額度,卻被別人偷走了!是誰偷的?怎麼偷的?偷走幹什麼用呢?帶著一連串的問號,央視記者歷時三個月,先後輾轉五個城市,對“海淘額度失蹤事件”展開了調查。

  在上海嘉定區,記者見到了當事人李先生。

  當事人 李先生:在今年我沒有做任何的海外購買産品或者任何商品,就稱為海淘,我的額度已經被用掉1084元。

  李先生告訴記者,有人正在用了他的名義,大量從國外買東西。

  記者:都不是您買的?

  當事人 李先生:都不是我買的。

  記者:不是您買的,但是出現在您名下了?

  當事人 李先生:對,出現在我名下。包括我的家人也沒有用我的身份證,購買過這些商品。

  這是李先生在海關總署查到的,自己名下的電商海淘記錄。早在去年,李先生就從這些記錄裏,發現了異常。

  記者:2017年總共有多少單呢?我看這兒有一二三四五,五張紙?

  當事人 李先生:五張紙,應該在四十多單。

  僅僅2017年,李先生就“被海淘”了40多次。這些消費記錄,很多都讓李先生覺得匪夷所思,這些是海外購買嬰幼兒奶粉的消費,而李先生的孩子今年5歲,兩年前就不喝奶粉了,家裏完全沒有對嬰幼兒奶粉的需求。

  記者:其中您自己購買的是哪幾單?

  當事人 李先生:一二三四五,這五筆。基本40筆左右的明細都不是我本人購買的,合計金額在18500元左右。

  而北京西城區的王先生,也剛剛經歷了類似的事件。

  當事人 王先生:我是去年八月的時候發現的,當時看到購物論壇上有人發帖,查了一下我是被盜了三單。(海關)報關的身份證號碼是我的,但東西也都不是我買的。

  這樣的事情正在全國各地接連上演,廣東的鄒女士,被人冒用了20次。重慶的饒先生,被人冒用了26次。跟他們一樣,在北京,上海、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重慶,其他地方的網友也在紛紛控訴,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證號,被別人肆意盜用。

  記者調查:漏洞百出的通關記錄

  身份資訊被冒用,海淘額度被盜用,問題究竟出在了哪兒?我們來看一下電商海淘的一般步驟,首先由消費者在電商上購買産品,購買時需要提交個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電商將這些資訊提交給海關,做通關申報;物流公司把貨物運輸到消費者手裏。而在海關網站查詢到的資訊裏,恰恰就包括了這些環節上的數據。那麼,究竟是誰在盜用這些海淘額度呢?接著來看記者調查。

  這是李先生在海關總署網站上查詢到的通關記錄,這些明細中,訂購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都是李先生的。而訂購人電話,卻“千奇百怪”。

  當事人 李先生:“訂購人電話”不是我的。

  “訂購人電話”否認曾海淘

  這些所謂的訂購人究竟是誰?是他們在盜用李先生身份進行海淘嗎?記者挨個撥打了這些電話。

  記者:您好,請問一下您有沒有在2017年9月買過兩個奶粉?

  “訂購人電話”機主:不知道啊,我不知道。

  記者一連撥打了30通電話,接聽的機主全都否認了自己購買過這些商品,更加否認冒用李先生的身份資訊,對于自己的電話號碼會出現在通關記錄上,他們表示毫不知情。

  這裏的“訂購人電話”找不到真實買家,那麼“物流運單”能追查到有用的線索嗎?

  多數物流運單無法追蹤

  央視記者 張藝瑾:這張截圖顯示,有人用李先生身份資訊,買了一包狗糧。送貨的物流公司是天天快遞,然而當記者對物流編號進行查詢時,卻無法追蹤到任何物流資訊。再看另一筆海淘,物流公司是百世快遞,同樣查不到任何物流資訊。這樣的情況出現了多少次呢?這些,全部追查不到。

  天天快遞客服:您好,天天快遞。

  記者:您好,我想查一下一個物流訂單。

  天天快遞客服:單號我看一下。

  記者:單號是886620074519。

  天天快遞客服:這個不是我們天天快遞的運單編號,我們也查不到,沒有8866開頭的。

  百世快遞客服:是沒有這個物流資訊的,這個具體的情況,我們這邊沒有登記。

  物流資訊憑空捏造

  這些李先生名下的40筆海淘,只有這11筆可以查到物流資訊,但查詢結果卻更加讓人意外。有的包裹被送去了河北石家莊,有的包裹被送去了黑龍江,也有包裹被送去了河北邢臺,還有的送到了江蘇鹽城、蘇州、常熟,廣西南寧和廣東惠州等。

  如果這些物流資訊是真實的,那李先生就得跑到全國各地,去收快遞。這讓久居上海的李先生哭笑不得。

  記者調查:無法登陸的電商 竟在賣“殼”?

  通關記錄漏洞百出,各種資訊自相矛盾。怎麼看,都不像是真的。想要偽造某一項資訊,還相對容易,但偽造購買人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碼、快遞單號,這麼多的資訊,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既然所有海淘消費者的個人資訊,都是由電商上報給海關的。那麼這些虛假資訊,跟電商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呢?

  記者對李先生通關記錄上出現的電商,逐一進行查詢。

  這兩筆海淘,電商名叫鶴山市四通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然而這家電商的購物網站,卻怎麼也打不開。

  這是深圳前海新世紀公司的購物網站,同樣也打不開。通關記錄上的電商多半像這樣,訪問量稀少,甚至無法登錄。

  當事人 王先生:涉及到的那些電商,名稱我都是第一次聽説,網上你查它資訊都比較費勁的那種電商,很多都點不開。

  而這家寧波九櫻良品公司,是為數不多,網站可以點開的電商,但是記者並沒有看到任何可以購物的界面,像這樣的電商怎麼會有人在上面海淘呢?記者決定前往這家電商,了解情況。

  記者:您好,有人在嗎?

  在一間不到二十平米的辦公室裏,只有一名工作人員。

  寧波九櫻良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直接跟你説,説實話我也不大了解。因為我們這邊不負責這個,真的不負責,所以我真的沒辦法跟你核對這些。

  記者嘗試聯繫了通關記錄裏出現的多家電商,而對于這些通關記錄為何會有假資訊,他們卻都三緘其口。終于在深圳的福田保稅區,記者找到一家名為深圳深南大地的電商,他們向記者説出了這樣的內幕。

  深圳深南大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劉經理:現在就是跨境的一個通關平臺,明擺著就是外面一些公司,他們是能經過我們做一個通關。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購物網站難用,網上訂單稀少都無所謂,因為他們完全不依靠這個平臺賺錢。他們的主營業務其實是幫助一些公司,辦理通關,相當于借殼給別人。

  深圳深南大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劉經理:境外的貨,我們幫他做清關,他會把買家資訊提供我們平臺。因為我們才跟海關有對接。

  要來借殼的公司,會提供一些現成的買家資訊,他們把這些買家,做成自己平臺上的買家。這樣一來,對于買家身份資訊的真假,他們也無法辨別。那麼,向電商提供買家資訊的人,究竟是誰呢?在記者的追問下,這位負責人説出了實情。

  記者:你們的客戶來自哪兒來呢?

  深圳深南大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高經理:一些跨境物流公司。它們沒有電商平臺,對不對?那好,我們是通關(電商)平臺,我們就合作了。

  記者調查:逃稅手段!跨境物流公司倒賣實名資訊

  電商公司説,他們只是借出自己的殼,幫人通關。而掌握著這些假身份資訊的源頭,其實是跨境物流公司。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跨境物流公司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接著來看記者的調查。

  為了了解更多情況,記者加入了一個“跨境物流”的聊天群,群裏經常有物流公司,在發布“電商清關”的服務廣告,一些廣告直白地寫著:清關時“無需提供身份證”。

  海關總署規定是這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必須申報真實的買家身份資訊。

  那麼,這種無需提供買家身份的物流清關服務,會不會就是我們要找的假資訊源頭呢?

  記者:國家不是規定,通關時都需要上報買家實名資訊的嗎?

  深圳雲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蔡經理:我們利用我們目前自己的(電商)平臺,利用我們自己提供的身份證資訊,幫你刷單,刷出來。

  記者:還得填報快遞單呢?

  深圳雲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蔡經理:快遞單也是快遞物流公司做上去的。

  原來,所謂的清關服務,其實就是幫客戶“刷單”,制造假的通關資訊,來上報給海關。為了證實自己公司的實力,他還給記者發來了所謂的“成功案例”。圖片中這些貨物已經全部完成了通關,相對應的資訊,全是他們“編造”出來的。

  央視記者 張藝瑾:這些就是他們剛剛經手的清關業務,假訂購人身份、假物流運單,這樣的通關資訊與李先生被盜用的情形完全一致。

  串通電商公司做假訂單,上報給海關不真實的購物資訊,究竟是為了什麼呢?記者立即動身前往廣州,在廣州郊區的一棟寫字樓裏,找到了這家公司。

  深圳雲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蔡經理:小批量的客戶,因為他有一千件、幾千件(貨物)對吧?要整批想進來的話,那要通過電商平臺,做一千個包裹的訂單資訊。

  他告訴記者,整批貨物進口,需要全額繳稅,但是把這些貨物化整為零,偽裝成個人用戶在電商上的購買,就可以逃避很大部分的稅。他們就負責幫助客戶化整為零,而這個過程,電話號碼、物流數據都是偽造的,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提供假的訂購人身份資訊。

  深圳雲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蔡經理:做一千個包裹的訂單資訊,那必須要具備一千個身份證。

  記者:為什麼要一千個身份證?

  深圳雲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蔡經理:每一個身份證下一個訂單,一個包裹(限值)你只能2000人民幣,知道嗎?對,有限制的。所以説的話,如果你高了,那必須要徵稅的。

  這麼多的身份資訊,究竟從何而來呢?

  深圳雲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蔡經理:分支鏈下來的,然後的話小頭下面有很多小頭,然後的話每提供一次身份證資訊給他們多少錢。

  記者:就得幾千人的資訊?

  深圳雲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蔡經理:幾千人的資訊肯定不多,做這個電商平臺的話,那你必須要有所有的服務資訊啊。

  調查中,記者發現,利用個人資訊,幫助進口貿易逃稅,這樣的操作已經不是個案了。這些物流公司甚至有專門的人負責搜集個人資訊。

  記者:你們用的實名資訊是從哪來的?

  深圳元龍物流有限公司 蘇經理:我們都有一個部門專門負責的,這個就不方便透露了。很多客戶的整條櫃(集裝箱),都是通過這個進來。只是做一個擦邊球而已。

  被偷走的不僅是個人資訊 還有國家稅收

  除了名字和身份證號碼之外,收貨人的電話、地址、物流資訊都是偽造的。然而,就是這樣假得不能再假的海淘訂單,卻能輕而易舉通過海關,甚至演變成為大規模的逃稅行為。有這樣一組數據,從2013年-2017年間,國家各部門出臺的關于跨境電商的政策多達39份。政策鼓勵下,僅2017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就達到 3.6 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一,有機構預測,2018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8.8萬億元。制定海淘減稅額度的政策,原本是為了鼓勵跨境電商的發展,可眼下,海淘額度的相關政策正式實施剛滿兩年,有人就找到了這樣一條渠道,利用他人的海淘額度,讓不少本應全額繳稅的外貿貨物,蒙混過關,享受起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稅收優惠。這樣的黑色産業鏈,一方面,是對我們每個人信息安全的嚴重威脅,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國家稅收的大量流失。(記者 張藝瑾)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陳俊松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壺口瀑布現“大河流金”景觀
壺口瀑布現“大河流金”景觀
新華社國內照片一周精選
新華社國內照片一周精選
醉美神農架大九湖
醉美神農架大九湖
我國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試驗返回大連
我國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試驗返回大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3112285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