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白天回村晚住城 農民成為新型“上班族”
2018-05-19 12:54:3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哈爾濱5月19日電 題:白天回村晚住城 農民成為新型“上班族”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管建濤、王建

  正值農忙時節,家住黑龍江省遜克縣城的張寶倉,每天早晨開著轎車回村種地,晚上再返回城裏住,中午在合作社食堂吃飯,成為新時期農民“上班族”。

  張寶倉是遜克縣奇克鎮邊疆俄羅斯民族村村民。前些年,張寶倉種了300畝地,他的腰包逐漸鼓起來,2010年在縣城買了樓房,2014年買了一輛小轎車,2015年又在縣城買了一套98平方米的樓房。“我在縣城買的樓房,帶車庫,以前主要是為了照顧在縣城讀書的孩子,現在自己也住習慣了樓房。”張寶倉説。

  農忙時,張寶倉就開車回村種地,過上“上下班”的生活。他説,關鍵是不堵車,路都是鄉村公路,比城裏人上下班方便多了。

  2016年,遜克祥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多數農戶加入合作社,張寶倉也將自己的300畝地加入合作社,成為第一批帶地入社的村民。目前,張寶倉是這個合作社的股東,負責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工作。

  最近幾天趕上當地農忙,張寶倉也開始“加班”。早上5點多當許多人還在睡夢中,他已行駛在“上班”路上,不到15分鐘就到了合作社的辦公室。

  到了合作社,張寶倉首先檢查農機,然後吩咐各機組當天的播種計劃。還不到早上6點,合作社的地塊裏,播種機已開始作業。“現在是播種關鍵季節,為了盡快把地種上,加班辛苦點也值。”天黑之後,張寶倉才返回縣城的家。

  加入合作社之後,張寶倉的“工資”開始上漲。每畝的分紅700元左右,此外還有10%的合作社股份,每年也能有3萬元的分紅。張寶倉説:“現在一年能有20多萬元收入,比以前自己種增加了不少。”

  像張寶倉一樣的新型種地農民在當地不是少數,越來越多的村民在縣城買樓房,開上轎車。邊疆俄羅斯民族村黨支部書記苗建華説,僅在遜克祥泰現代農機合作社就有6人,他們在縣城住樓房,開車回村種地,往返于城鄉之間。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壺口瀑布現“大河流金”景觀
壺口瀑布現“大河流金”景觀
新華社國內照片一周精選
新華社國內照片一周精選
醉美神農架大九湖
醉美神農架大九湖
我國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試驗返回大連
我國第二艘航母完成首次出海試驗返回大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61122856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