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舉行印度-東盟峰會 莫迪有何考量
2018-01-24 18:20:2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國際觀察)舉行印度-東盟峰會 莫迪有何考量

  新華社記者

  為紀念印度與東盟建立對話夥伴關係25周年,印度邀請東盟10國領導人前往新德裏參加定于25日舉行的印度-東盟峰會。印度還罕見地邀請東盟國家領導人參加26日的共和國日慶祝活動。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這一係列舉動表明瞭對東盟的重視,符合印度“東進行動”和印度洋戰略的一貫主張,但雙方加強經貿合作面臨不少現實的困難。

  三大考量

  為紀念印度與東盟合作25周年,印度精心籌備此次印度-東盟峰會,設置了展會和論壇等多種形式的商務和文化活動予以配合,印度總理莫迪還將與到訪東盟國家領導人舉行多場雙邊會晤。

  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主任瓦拉普拉薩德·多拉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印度整體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長,客觀上推動了印度對東亞政策的不斷拓展,從“向東看”轉變為“東進行動”。東盟被視為整個東亞地區的支點,東盟10國在經濟發展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因此印度希望提升與東盟的合作水準。

  分析人士認為,印度對東盟的重視有經濟、外交、軍事三個層面的考量。

  經濟上,自莫迪執政以來,國內多項經濟改革舉措並未取得完全成功,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起效。與此同時,印度與東盟經貿交往不斷加強,雙邊貿易額突破700億美元。因此,印度需要緊握東盟之手,緩解經濟增速下滑的壓力。

  外交上,在莫迪“鄰國優先”政策碰壁的背景下,印度一方面加強與西方國家關係,另一方面改“向東看”為“東進行動”,加緊發展與東盟國家關係。

  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研究所研究員沙赫裏曼·洛克曼説,印度盡管此前就提出“向東看”,但莫迪的外交重心仍在大國身上,比如美國和日本。而這次與東盟國家舉行峰會可能意在扭轉外界的這一印象。

  軍事上,印度急需找到有力的合作夥伴,以擴大自身在印度洋地區的存在,抵禦其他大國的影響力。

  前景如何

  對于東盟國家與印度經貿合作前景,一些東南亞專家持謹慎態度。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東盟與印度進行經貿合作面臨不少困難。印度人力成本優勢不大,底層民眾求富欲望不強,企業家階層缺失,一些地方勢力試圖阻撓現代化工業發展,這些因素決定了印度未來發展存在不少挑戰。東盟國家對此應有深刻認識。

  洛克曼説,印度經濟比較封閉,就連國家內部貿易壁壘的問題都沒有解決,這也是它難以與其他國家簽署自貿協定的原因之一。

  印尼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説,印尼與印度同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兩國在經濟發展階段、産業結構上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互補性不強,兩國經貿往來都不在各自對外經貿合作中佔有重要份額。

  蘇爾約諾認為,印尼是東盟的主導國家,與印度的關係並非印尼和東盟對外關係的重點。在經貿往來有限、政治意願不強的情況下,印尼與印度以及東盟與印度雙邊關係發展的空間有限。

  合作共贏

  分析人士指出,從更廣的范圍來看,促進亞太地區穩定與繁榮是地區各國的共同責任,各方就推進區域合作提出的設想和主張應該適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和世界大勢。

  鄭永年説,新加坡主張東盟是個平臺,大國都可以參與其中進行互動。

  蘇爾約諾説,中國目前是東盟的最大貿易夥伴,印度是發展中的大國,如果以東盟為中心,再加上中國與印度等國家,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契機,共同合作,形成一個廣闊的發展大市場,那麼這樣的經濟合作將具有極為光明的前景。

  緬甸戰略和國際研究所秘書長吳欽貌林説,對東盟來説,中國和印度都非常重要。中、印、東盟三方關係平順,整個地區的安全和發展就有保障。(綜合新華社記者趙旭、梁輝、李曉渝、劉彤、莊北寧報道)

點擊查看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潘子荻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冰城遇“極寒”
冰城遇“極寒”
各地民眾共品臘八粥
各地民眾共品臘八粥
揭開航太員的魔鬼式訓練
揭開航太員的魔鬼式訓練
6艘登陸艦編隊出海實戰演練
6艘登陸艦編隊出海實戰演練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54711122309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