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華北冬天為何越來越“貧雪”?
2017-12-27 17:34:0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題:華北冬天為何越來越“貧雪”?

  新華社記者侯雪靜

  今年冬天已過大半,華北地區卻不見“雪姑娘”的蹤影。許多人在抱怨,小時候經常下雪,現在下雪好像越來越少了。你的感受是對的。氣象統計顯示,近年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降雪日數在減少,但降雪極端性加強了。

  國家氣候中心統計顯示,11月以來,華北地區平均降水量為2.1毫米,較常年同期的15.3毫米嚴重偏少,達到2011年以來的同期最低值,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更是嚴重偏少,形成了今年東北雪皚皚,而華北“貧雪”的現象。

  “不能單純評判這種現象是否正常。”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副首席信欣説,多年平均來看,北京初雪的日期是11月29日,但平均值不代表實際值。2009至2010年冬季,北京初雪出現在2009年11月1日,而緊隨其後的2010至2011年冬季,北京初雪卻出現在了2011年2月10日,為氣象觀測史上最晚。事實證明,北京近10年初雪日期的早晚呈現波動加劇,很不穩定。

  水汽是降水的物質基礎,空氣的上下運動是動力條件。信欣説:“能不能降雪就看兩者的緣分到沒到。”暖濕氣流裹挾大量水汽不遠千裏從海洋向陸地“遷移”,遭遇有聚合、抬升功效的天氣係統,在“你來我往”的過程中,暖濕氣流和冷空氣以合適的勢力強度相遇,就會帶來降水。

  與華北不同,東北地區從11月起就接連迎來降雪,這和東北地區地理條件和氣候有關係。東北地區南邊是渤海和黃海,東邊是日本海,水汽條件較好。而華北的西南風,大多從陜西、山西而來,屬于“無源之水”,也就“無緣”降雪。

  近年真如網友所言,降雪比小時候少了?根據全國主要省會城市降雪日數和強度變化的統計分析結果,網友的感受是對的。

  以華北為例,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這5個城市,在上世紀90年代降雪出現了明顯減少。其中,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2011年以來的平均降雪日數更是創下了新低,且天津和石家莊2011年以來的平均降雪日數與最多時期相比,減少超過一半。

  降雪日數在減少,但極端性卻增加了。這個極端性體現在,要麼很難下場雪,要麼出現極強降雪直奔“破紀錄”。例如,2009年11月10日至12日,石家莊累計降水量超過90毫米(雪為主),11月12日積雪深度達到55釐米,不僅創下當地最深積雪紀錄,也是目前中國省會城市的最深積雪紀錄。

  為何雪少了但極端性卻增多了?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氣候加速變暖,冬季變短了,氣溫低、能保證下雪日子的基數減少了,使得降雪日數減少。但同時,暖冬頻發,冬季平均氣溫高了,空氣承載的水汽量加大,水汽條件比以前更有利于出現強降雪。”信欣説。

  信欣同時表示,目前的分析並不全面,可能還有別的氣候因素在“左右”降雪日數和強度。全球平均氣溫有所提高,並不意味著全球氣溫普遍提升,而是呈現出極端暖事件和極端冷事件更多,這些變化也符合氣候變化在時間和空間分布上,通常不是持續的、均一的特點。

  專家介紹,目前我們正在經歷的氣候變化,是冬季平均氣溫值更高了,但其間不乏強冷空氣南下入侵我國,也不乏強盛的暖濕氣流深入北上,最終的綜合結果體現為,華北雪日震蕩減少,逐年之間的差異加大,更容易出現極端降雪。

相關連結:

北京已連續56天無降水 年底前降雨雪可能性較低

較強冷空氣影響北方 黑龍江局地有大到暴雪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倩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加拿大多倫多遭遇強降雪
加拿大多倫多遭遇強降雪
利萬高速公路即將開通運營
利萬高速公路即將開通運營
霧裏漁夫
霧裏漁夫
2017軍旅影像:這一年,中國戰機很忙
2017軍旅影像:這一年,中國戰機很忙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217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