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黃土地上收獲新希望——山西運城市發展特色農業見聞
2017-10-28 19:58:5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太原10月28日電 題:黃土地上收獲新希望——山西運城市發展特色農業見聞

  新華社記者 王飛航

  黃河滾滾,中條巍巍,山西運城地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這裏有嫘祖養蠶、後稷稼穡、舜耕歷山的傳説,是中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近年來,運城市面向市場積極調整農業産業結構,除了原有的糧棉之外,大力發展蘋果、酥梨、冬棗等特色産業,增加農民收入,解決了農業效益低下的問題,走出一條內陸地區農業高效優質的新路。

  面向市場調優結構讓農民“土中掘金”

  運城是山西省的農業大市。棉花、小麥産量分別佔全省的90%和55%,但運城的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卻一度排在全省倒數第三。

  “穩定提高農民收入,不是簡單地轉移農民進城打工,根本出路在于面向市場調優結構、發展特色農業,提升農産品的價值和效益。”運城市副市長喬登州説。

  一幢幢現代化溫室大棚果實滿枝,一片片經濟林作物綠蔭如蓋……金秋十月,正是收獲的時節,穿行于運城市的鄉村田野間,人們可以感受到這裏潛心發展特色農業所展現的巨大潛力。

  在萬榮縣王顯鄉偏店村,眼前是連成一片的蘋果林,農民們正在果園裏忙碌著摘果子。蘋果樹並不高,上面長滿了果實,把一顆蘋果放進嘴裏咬上一口,又脆又甜。

  偏店村67歲的村民劉貴平説:“過去我種小麥棉花,一年到頭餓不著,但也掙不下倆錢,日子過得緊巴巴。前些年在村裏合作社的帶領下,改種蘋果,現在5畝果園一年純收入超過4萬元,畝均純收入從不到千元搖身變成8000多元。”

  運城市果業發展中心主任靳國全説,運城地處蘋果黃金地理帶和黃土高原優質水果生産區,有著發展果業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經過連續多年的更新品種、調整結構,目前運城市水果種植面積達到330萬畝,總産量60多億公斤。

  水果“出洋”助推特色農業提檔升級

  農業品牌,過去一直是運城農業的短板。小而雜、散而弱,導致不少特色資源稟賦未能帶來相匹配的經濟效益。近年來,運城市一手抓果品提質增效,一手抓國際國內市場開拓,大力推進果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鹽湖區郭半村建科農副産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增科説:“我們這裏是國家級出口酥梨示范區,憑借著良好的資源基礎,他們合作社的酥梨品質受到了國內外客商的一致認可,勢頭看好,每畝梨樹收入1萬元以上。”

  在臨猗縣萬保果品種植銷售專業合作社,果農王萬保正籌劃著把自己的品牌打入德國、法國等國際高端市場。在過去,向果園要高産是王萬保的目標,但是高産後收益卻不盡如人意,“果賤傷農”時有發生。

  “要想在市場中站穩腳,就得提升品質,做出口,賺高端市場的外匯。以蘋果為例,出口比我們國內市場價每公斤要高1元左右。”王萬保説。

  截至目前,運城市已擁有水果出口企業14家,蘋果、梨、桃外、櫻桃、柿子、棗等出口備案水果品種10多個,水果已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新西亞、巴西、俄羅斯、烏克蘭等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

  喬登州説,國際市場給農産品帶來了出口機遇,也為農業發展帶來了動能,許多企業紛紛通過技術創新、産品革新擴大出口,推動運城農業進一步調結構、轉方式。

  農業與旅遊共鳴打造“美麗經濟”

  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運城當地幾百萬畝的杏花、桃花、油菜花等競相開放,萬紫千紅的場面十分壯觀。靳國全説:“作為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的中心城市,運城市承東啟西、貫通南北、輻射中原,區位優勢明顯。依托這些優勢,運城要把農業與二、三産業緊密結合,發展出旅遊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等新的農業門類,把農業的生産過程、生産場景都變成旅遊資源。”

  在運城,傳統農業正蝶變為觀光農業,成為助農增收的“美麗經濟”。10月下旬,記者來到鹽湖區赤社村的會榮水果工場,負責人丁會榮正帶著技術員在草莓大棚裏查看草莓幼苗的生長情況。

  “我們做的都是純天然的富硒水果,銷路很好。這麼幾棚草莓根本不愁賣,到了採摘季,60元一斤的高價也擋不住市民採摘的熱情。”丁會榮説,“現在我們這個水果工場正在成為集休閒採摘、觀光旅遊、集約生産、農産品深加工、品牌行銷、培訓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園區。”

  喬登州説,國家對農業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為運城發展設施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提供了廣闊空間,運城市將著力打造“春賞花、夏遊園、秋賣果、冬産菇”的全産業鏈融合發展模式,並建設高標準農業示范園,培育發展一批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産業新業態,構築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新格局。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 湖北嘉魚:特色農業産業化,成為“補短板”的關鍵一環
    通過大力打造現代農業、品牌農業,也帶動了傳統的農業的粗放經營模式的淘汰,實現了“去産能”;同時,特色農業産業化之後,推動了規模化經營,實現了“降成本”。
    2017-06-14 15:30:10
  • 陜西計劃3年建成50個農業特色産業示范園
    記者近日從陜西省財政廳獲悉,陜西省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省建成50個農業綜合開發優勢特色産業示范園,形成三産融合示范區、四化同步試驗區和群眾增收樣板區,示范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2017-06-01 17:08:49
  • 中國雲南高原特色農業走進保加利亞
    中國雲南高原特色農業推介展26日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舉行,30多家雲南農業企業帶來了種類眾多的特色農産品,吸引了保國同行的關注。
    2017-05-27 10:43:58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來自上海博物館的珍寶”在希臘展出
“來自上海博物館的珍寶”在希臘展出
重陽菊香醉遊人
重陽菊香醉遊人
河北曹妃甸:金秋喜開豐收鐮
河北曹妃甸:金秋喜開豐收鐮
魚幹飄香秋意濃
魚幹飄香秋意濃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5112187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