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東北大學黨委書記 熊曉梅:心懷“國之大者” 矢志育才報國
2022-12-10 20:40:04 星期六 來源: 《瞭望》新聞周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東大愛國主義底色鮮明,廣大師生在愛國文化感召下,以實際行動響應國家戰略需求,在港珠澳跨海大橋、C919大飛機、白鶴灘水電站、川藏鐵路、新一代戰艦等國之重器都鐫刻下了東大人的印記

  ◇“十三五”以來,東大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14項,其中,雙牽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

  ◇服務東北全面振興,東大與東北企業簽訂各類技術合同1300余項,與遼寧科技型企業共建産學研聯盟43個,本土孵化落地科技企業近100家,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超50%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王瑩

東北大學南湖校區 東北大學供圖

  建于1923年的東北大學(下稱“東大”)是一所具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大學。學校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

  從建校之初發出“培育英才、禦侮興邦”的時代宣言,到“一二·九”運動的先鋒隊和主力軍,從研發第一臺國産CT、第一塊超級鋼等高水準科研成果,到培養70余位中外院士、40余萬畢業生……近百年辦學歷程中,東大心懷“國之大者”、扎根中國大地,書寫了立德樹人、科技報國的壯麗篇章。

  新征程上,東大如何擦亮愛國主義精神底色?如何培育可堪大任的時代新人?如何自主創新,服務國家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如何更好服務東北全面振興?《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專訪了東北大學黨委書記熊曉梅。

  心繫“國家事” 肩扛“國家責”

  《瞭望》:明年東大將迎來百年校慶,近百年辦學歷程中,東大是怎樣形成和傳承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

  熊曉梅:愛國主義是東大的鮮明底色,在近百年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與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強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訓精神和“實幹、報國、創新、卓越”的東大文化。

  建校伊始,東大就在白山黑水間撐起了“興學育人、文化救國”的旗幟。“九一八”事變後,學校先後遷徙至北平、開封、西安、四川三臺等地。“一二·九”運動中,東大學生走在遊行隊伍最前列,成為運動的先鋒隊和主力軍;1936年,東大師生在西安參加抗日救亡請願遊行,成為點燃“西安事變”的導火索。據不完全統計,學校近400名學子投筆從戎,有史可查的有60多位烈士獻出了寶貴生命。

  學校深入挖掘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愛國主義光榮傳統,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育人育才全過程。出版大學文化和校史係列書籍,建設老校長生平業績展、梁思成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連續20年舉辦紀念“一二·九”運動詩歌散文朗誦大賽,持續打造“講述·東大人的故事”典型推介會、東大青年奮鬥的青春故事會等育人品牌,選樹推介了60余個典型人物和集體,展現了東大人愛黨報國的精神風貌,為青年學生培厚愛國情懷。

  在愛國文化感召下,學校涌現出了隱姓埋名數十年為“兩彈一星”提供尖端原材料的“可可托海的東大人”、“將青春獻給祖國的飛行員”鄒存邈烈士、“奮鬥者”號控制軟件負責人及主駕駛試航員趙兵、“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巴興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和傑出畢業生,廣大師生以實際行動響應國家戰略需求,港珠澳跨海大橋、C919大飛機、白鶴灘水電站、川藏鐵路、新一代戰艦等國之重器都鐫刻下東大人愛國報國的印記。

  培養國家所需的拔尖創新人才

  《瞭望》:在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方面,東大有哪些典型經驗?

  熊曉梅:聚焦“人”的塑造,學校強化價值引領,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實施“育心鑄才”工程,持續完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融通共進的課程體係,打造“問題開啟、目標導向、經典品讀、學理優先、課程育人”思政課教學模式,實施課程思政“思業融合燎原計劃”,獲批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學校先後入選首批10所“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創建單位、首批10所“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高校、首批10所“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高校。

  聚焦“才”的培養,學校以知識體係創新為著力點,聚焦學科發展前沿和科技發展趨勢,著力培養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依托控制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建設,以“強基計劃”招生為契機,著力打造“強基+工科專業”、“本碩博”融通的人才培養試驗田;以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建設為契機,設立“人工智慧”“智能鋼鐵”“智能深採”“半導體真空”未來實驗班,培養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引領未來技術創新的工業智能領域高水準領軍人才。

  學校還積極推進科教融合、産教融合,以“東大—寶馬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為示范,聯合華為、東軟、科大訊飛、新松機器人等龍頭企業培養工程領軍人才。學校冶金工程一流學科堅持在國家重大、重點科技項目和企業重大工程項目中鍛煉培養研究生,90%以上的博士學位論文結合現場科研展開,畢業博士生70%以上的成果在生産一線應用。

  《瞭望》: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在全國樹立起了東大品牌,這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

  熊曉梅:東大構建以“思創融合、知創融合、行創融合”為特色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建立創新創業學分認證轉換機制,構建“科研+競賽+孵化”的實踐育人體係,形成了以“培養創造能力、鍛造創業精神、造就創新人才”為特色的教育新生態。近年來,學校獲評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國大學生創業示范園等係列創新創業類國家級平臺。

  學校創新創業佳績頻傳,“十三五”以來,學生獲得創新創業競賽國際大獎444項,國家級獎勵2100項,共有94家學生創業企業落地。榮獲“互聯網+”大賽最具商業價值獎(全國唯一)、“高校集體獎”,“挑戰杯”金獎並捧得“優勝杯”。蟬聯2次RoboMaster全國總冠軍,4次ROBOCON全國總冠軍,5次代表中國出徵亞太地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在2021年全國高校競賽排行榜中,東大獲獎數量居全國第2、綜合排名全國第7。

  攻克“卡脖子”難題 支撐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

  《瞭望》:東大作為高水準研究型大學之一,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服務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

  熊曉梅:東大堅持“四個面向”,瞄準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智能與係統優化前沿科學中心、電腦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2011協同創新中心等重大平臺建設,持續提升原始創新和整合攻關能力;實施“創新團隊建設工程”,數十支創新團隊涵蓋深地深海、人工智慧、高端裝備、新材料等一批國家重點研究方向。“十三五”以來,共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14項,其中,雙牽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面向控制學科國際前沿,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生産全流程全局優化控制理論與方法,打破國外壟斷,成果被寫入國際自控聯引領未來自動化發展方向白皮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關鍵共性技術、鋼鐵數字化與智能化等方面解決“卡脖子”難題,相關産品和技術應用于C919大飛機用8萬噸模鍛液壓機、國內首套6兆瓦風電主軸軸承、探月和載人航太發動機渦輪盤、第四代核電等一大批國之重器。此外,學校研發的關鍵核心材料和腐蝕防護技術廣泛應用于航空發動機構件、特種安全檢測設備、高端數控機床、國産光刻機、復興號高鐵等裝備,為高品質發展貢獻新動能新優勢。

  《瞭望》:學校是如何發揮技術創新、轉移和産學研合作優勢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

  熊曉梅:東大把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同區域優勢、産業優勢深度融合,助力遼寧深入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全方位融入“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增添新動能。

  做好産業升級的“助推器”。聚焦金屬材料、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慧等領域,與地方聯合建設“東北大學科技園”“朝陽東大礦冶研究院”“東北大學沈撫工業技術研究院”等一批中試熟化對接平臺和校地成果轉化平臺,與東北企業簽訂各類技術合同1300余項,與遼寧科技型企業共建産學研聯盟43個,本土孵化落地科技企業近100家,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超50%。

  做好創新發展的“催化劑”。進一步加強瀋陽—東北大學創新港建設,加速推動建立一批産業技術中心,瀋陽市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超大型深部工程災害物理模擬設施”正在依托東北大學建設,積極參與遼寧實驗室建設,為建成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支援。

  聚焦行業和地方發展需求,學校充分發揮在技術創新、轉移和産學研深度融合方面的優勢,打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全鏈條轉化通道。近年來,學校轉化合同交易額近8億元,超過1億元轉化項目2項,超過1000萬元轉化項目18項,連續3年進入直屬高校前10位,入選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譜寫“雙一流”建設新篇章

  《瞭望》:東大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雙一流”建設中有哪些新思考?

  熊曉梅:東大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實施“基層黨建品質夯實工程”,以高品質黨建引領賦能學校事業發展。兩次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入選首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

  “雙一流”建設至今,學校控制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2個學科進入全球排名前1‰,7個學科進入全球排名前1%;新增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戰略科學家7人、國家級人才和外籍專家225人;榮獲各類科技獎項322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14項、省部級一等獎62項。

  面向未來,學校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把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結合起來,加快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步伐,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東大力量”。

+1
【糾錯】 責任編輯: 關溪涓
遼寧新聞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571129198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