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時政 經濟 文化 軍事 地方 外交 社會 科技 評論 韓語 娛樂 旅游 時尚 留學 圖片 TV 商務

韓國經濟是否會長期“失落”

2017年01月14日 07:46:08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資料圖片)

  韓國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讓媒體大喊“寒流”來襲。動蕩的政局讓韓國的經濟發展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而將自己牢牢捆綁在美國身上又讓韓國面前的選項減少。日媒稱,韓國越來越像20年前的日本,若要避免陷入“失落的數十年”,韓國改革刻不容緩。韓國能成功穿越這場“完美風暴”嗎?

  “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動蕩”

  近日,韓聯社引用一家智庫的負責人説,韓國可能正走向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動蕩。

  11日,韓國統計廳公布的《2016年12月及年度雇傭動向》顯示,去年韓國失業人口首次突破100萬人,15歲—29歲青年的失業率再創新高。之前,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2016年出口額為4955億美元,同比下降5.9%。這是過去58年來韓國首次出口額連續兩年下降。

  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韓國便提出了“貿易立國”的戰略,鼓勵大型企業走出國門,韓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一直徘徊在90%以上。如今,出口連續兩年出現下降對韓國經濟造成的衝擊可想而知。

  韓國經濟研究院院長權泰信公開&&:“國家當前面臨的危機是一場完美風暴,消費、投資和出口同時崩潰,這意味着政府通過財政支出的刺激措施效果寥寥,甚至根本無效。”

  與此同時,作為韓國經濟重要支柱的大企業則深陷“閨蜜門”。據韓聯社報道,負責調查“總統親信干政門”的韓國特檢組12日上午以涉嫌“行賄罪”傳喚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後者將以嫌疑人身份接受調查,而且這次不排除他有可能被檢方正式逮捕。這讓身為韓國最大企業的三星面臨決策層真空局面。

  事實上,“閨蜜門”出現以來,檢察機關對多家涉事財閥的辦公室展開了突查,立法機關也在調查為何這些企業集團向崔順實控制的基金會捐款數千萬美元。三星、現代等知名大企業均曾被國會議員質詢。

  此外,在過去的一年裏,韓國幾家大企業遭遇重創。韓國最大的航運業者韓進宣布破産、樂天集團涉入貪污弊案、三星的旗艦機“GalaxyNote7”爆炸停産帶來三星危機……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國經濟陷入低谷,背後有複雜的原因。

  “自從去年7月韓國決定部署‘薩德’之後,中韓之間的貿易受到了明顯的影響。而且,雖然2015年底中韓自貿協定正式生效,但是因為兩國關係受到了負面影響,沒能得到很好的促進,導致中韓兩國之間的貿易不是增加而是減少了。”東北亞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冬新接受本報採訪時説。

  中國早已成為韓國的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國和最大海外投資對象國。毫無疑問,與中國關係緊張讓“貿易立國”的韓國很“受傷”。數據顯示,2016年9月,中韓雙邊貿易額同比減少7.3%,其中,韓自華進口同比減少4.6%,對華出口同比減少9%。中韓雙邊貿易額佔韓外貿總額的比重為24.3%。韓對華貿易順差同比減少16.43%。

  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説的,沒聽説“限韓令”,但兩國人文交流需要有民意基礎,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中國民眾也表達了不滿。

  “韓國經濟實行的是大財閥制度。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國歷史上的‘漢江奇蹟’靠的是它,如今,韓國經濟陷入動蕩也和它脫不開干系。”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政治系主任李群英教授對本報説,“韓國十大集團的出口額能佔到全國出口額的80%,GDP的創造上,大集團也是舉足輕重。但是,去年,韓進破産、樂天集團涉入貪污弊案、三星手機爆炸等事件不僅帶來了金錢上的損失,也讓這些韓國企業在國際上的形象大大受損。”

  就連韓國央行都不得不承認,三星電子公司的智能手機危機可能對韓國經濟增長造成潛在影響。統計顯示,在三星手機爆炸新聞出現後,2016年第三季度韓國製造業的生産總量比上一季度下降1個百分點,為時隔7年6個月以來的最低值,電子、電器製造的産值比上年同期下滑4.1%。

  當然,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全球貿易都受到負面影響。世界貿易組織數據顯示,2016年1—8月全球71個主要國家間貿易總額為19.353萬億美元,同比下降4.6%。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原材料價格下滑的共同影響,全球貿易總額連續兩年下滑,創6年來新低。

  “國際環境不好,韓國自然難以獨善其身。”李群英説,“此外,韓國是總統制國家。樸槿惠‘閨蜜門’讓總統無心也無力關注國家經濟問題,這一點也不容忽視。”

  “經濟改革的最後機會”

  “預計今年4月之前,也就是在韓國新總統上任之前,政局會持續動蕩,沒有好的帶頭人,大家都沒有信心能把經濟發展好。”李冬新説。

  經濟學家預測,2017年的韓國,經濟將進入“長期低增長”,“2017年將是韓國經濟改革的最後機會”。韓國43位經濟學家在《2017年韓國經濟大預測》一書中提到韓國的經濟危機可能在2017年出現。

  韓國智庫已經下調了該國2017年的經濟增長預測。韓國經濟研究院新公布的預測與去年9月時相比,下調了0.1個百分點。韓國發展研究所也從原本預測的3%下調到2.4%。

  日本經濟新聞社報道認為,韓國上百萬人上街反對樸槿惠,絕大部分情緒是來自於這幾年對經濟的不滿,而關鍵産業沒落、政治領導真空、人口結構改變都牽制了經濟發展,使得韓國越來越像20年前的日本,若要避免陷入“失落的數十年”,韓國改革刻不容緩。

  談何容易。有專家指出,韓國經濟內部問題重重,增長動力缺乏,消費低迷,民眾收入增長緩慢,物價持續上漲。此次“閨蜜門”事件反映出的“官商勾結”更是開始拷問韓國人曾經引以為豪的“漢江奇蹟”是否真正到了改革之際。韓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發表聲明稱“財閥是毀掉韓國經濟的主犯”,並要求對這些財閥進行處罰。

  此外,影響中韓關係的“薩德”部署問題似乎也不在韓國的完全掌握之中。1月初,韓國在野黨幾名議員訪華,就“薩德”部署問題向中方表明暫停推進的立場。但是,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特朗普團隊曾表態,駐韓美軍部署“薩德”系統是從韓美同盟層面作出的“正確”決定,象徵着同盟的穩固。

  這一切都讓韓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不過,“從歷史上來看,韓國是個韌勁很足、民族意識很強、很有拼勁的民族。不管是之前的亞洲金融危機還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韓國都挺過來了。我相信,韓國經濟不會一直下滑下去的。”李群英説,“而且,如果歐美經濟情況好轉,韓國經濟也會得到提升。”(記者 張紅)

【糾錯】 [責任編輯: 謝艷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052129446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