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旅韓大熊貓“愛寶”“樂寶”的新家
資料圖位於韓國京畿道龍仁市的三星愛寶樂園4月14日舉行媒體開放日,介紹稱旅韓大熊貓“愛寶”、“樂寶”入住的“熊貓世界”將於4月21日正式對游客開放。這兩隻大熊貓入住大約3300平米的熊貓館,食用的主食為慶尚南道河東蟾津江邊的“河東竹”。飼養員稱,“愛寶”、“樂寶”來韓一個月體重分別增加了4公斤和3公斤,已逐漸適應新環境。圖為“愛寶”。 中新社記者 吳旭 攝
3月3日“搭乘”專機來韓的中國大熊貓“愛寶”“樂寶”將於4月21日正式與韓國民眾見面。來韓一月有餘,他們是否適應新環境?“待遇”如何?“新家”有何特別之處?日前,記者實地探訪了距離首爾約60公里的龍仁“三星愛寶樂園”,了解這對中韓“友誼使者”的近況。
位於愛寶樂園的“熊貓世界”曾於1994年接待過大熊貓“明明”和“莉莉”,它們在這裡健康生活了4年後返回中國。此次時隔22年再次迎來中國“國寶”,韓國有關方面斥資200多億韓元(約合1億多元人民幣)改造場館,一個佔地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3300平方米的“熊貓世界”經修繕後再次開放。
“熊貓林”是為“愛寶”、“樂寶”量身定制的居住地。記者來到這裡時,3歲的雌性大熊貓“愛寶”正安靜地趴在室內的人造冰岩上,而4歲的雄性大熊貓“樂寶”則調皮好動,在室外挖草坪、上樹一刻不停。
據場館設計師介紹,“熊貓林”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原生態。整個環境倣照四川“老家”設計,四季溫度都保持在10至20攝氏度之間,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個放養區。室內空間具有隔音和防震功能,採用光觸媒以消除新建築物中散發的甲醛等有害物質。室外放養區則可進行天然採光,營造和大自然相似的棲息環境。
根據大熊貓的生活習慣,場館還在細節上做了許多改善。例如配合大熊貓喜涼的特性專門打造人造冰岩和人工瀑布;停止播放周邊游樂設施音樂,將噪音控制在65分貝以下;而考慮到“愛寶”、“樂寶”從出生開始一直都是單獨生活,培養親密度需要時間,目前韓方也並沒有安排它們在同一空間生活,待到繁殖年齡再逐漸讓它們適應合宿生活。
大熊貓飼養員蔣哲遠告訴記者,“愛寶”和“樂寶”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為了給它們提供一個溫暖的家,韓方早前就進行了確定韓國産地的竹子、培養專業飼養員等系列準備工作。“我曾去中國四川省大熊貓基地研修兩個月,與它們共同生活,積累感情。”蔣哲遠介紹稱,目前這對大熊貓由10位飼養員共同照料。它們每天進餐6次,主餐食用産自韓國慶尚南道河東蟾津江邊的“河東竹”。而為均衡營養,飼養員們還為它們搭配了由玉米和雞蛋等食材特製的窩頭及蘋果、胡蘿蔔等果蔬。“現在它們都已經適應了韓國的生活,‘樂寶’體重增加了3公斤,‘愛寶’增加了4公斤。”
除原生態外,大熊貓的“新家”還引進了高科技。為宣傳普及大熊貓知識而專門設立的游客體驗區融入了當下先進的高科技元素:下載APP,掃描指示牌上的二維碼,可與手機上3D畫面的大熊貓影像合影;36&超高畫質的曲面電視組成長9米的電子顯示屏以動畫形式360度展現大熊貓來韓的全過程;觸摸屏可調整攝像方向,把握大熊貓的實時動向。實時影像還可以傳送到四川的大熊貓基地,看到大熊貓在韓國的生活情況。
為了更好地讓韓國民眾了解大熊貓,提升服務質量,愛寶樂園在正式開館前邀請了一些游客事先體驗。記者在現場看到,許多韓國父母和孩子一同來參觀,一邊觀看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一邊為孩子講解有關大熊貓的知識。現場還聚集着不少外籍游客。來自烏克蘭的姑娘瑪莎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看到大熊貓,如果有機會,她也希望去中國大熊貓基地參觀。
韓方此前宣布將兩隻大熊貓的名字取為“樂寶”和“愛寶”,寓有給中韓兩國人民帶來快樂與幸福之意。而在渴望促進文化交流的同時,韓方對大熊貓入駐帶來的經濟和市場效益也非常期待,預計愛寶樂園韓國游客的數量每年將會就此增加逾30萬人次。
對於即將到來的游客潮,場館管理人員&&,為了不影響大熊貓的正常生活,場館一小時內最多接納1000人左右,每天接待的游客數量也將不會超過1萬人。(記者 吳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