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地方外交社會科技評論韓語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走進韓遺骸發掘鑒識團:志願軍英魂,經這裡回到祖國懷抱

2016年04月11日 08:20:46 來源: 環球時報

韓國國防部遺骸 發掘鑒識團的鑒別人 員在工作中。萬宇攝

  送還: 有一位未回家發掘就將繼續

  由於之前在分辨身份時並不對認定為“敵方”的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進行基因檢測,這引發韓國某議員對送還的遺骨是否全部是中國志願軍的質疑。該議員還在國會質詢時指稱“發掘出土的遺物和送還中國的遺物清單有差別”。據韓國YTN電視台報道,2015年12月21日,韓國國防部發言人&&,將對送還中國的遺骨中是否混入了朝鮮士兵遺骸進行調查,但至今還沒有更新進展。遺骸發掘鑒識團團長李學記曾&&,根據戰史記錄,當時發生的漣川郡的戰鬥雙方是中國志願軍和美軍,並沒有朝鮮人民軍和韓軍參戰,因此混入其他軍人遺骨的可能性不大。至於刪除的美軍遺物很可能是中國繳獲的戰利品。

  一般來説,找到遺骸會被集中供奉在鑒識中心,已確認身份的韓軍遺骨會被安葬在顯忠院墓地,未確認的會暫時供奉在鑒識中心,3至4年後火葬移送至顯忠院的忠魂堂。參戰的“聯合國軍”遺骸會移交相關國家,中朝軍人遺骸主要安置在坡州的“朝鮮和中國士兵墓地”。坡州墓地由韓國國防部管理,墓地總面積5204平方米,共安葬着1102具朝鮮和中國軍人遺骨,其中有中國軍人367名,他們的遺骸已全部送還中國。坡州墓地附近的村民稱,“這裡埋葬的都是些年輕人,戰爭已經過去,希望這些孩子能早日回歸故土”。還有的&&,“普通人更應該珍視現在的和平”。

  對於犧牲的志願軍,李學記説:“60多年前發生的戰爭中,雙方為了國家成為戰場上的死敵,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希望這些烈士也能回到祖國的懷抱。這一送還儀式每年定期舉行,成為韓中兩國友好、信賴關係的基礎,我們對此感到十分欣慰。”“軍人為國獻身,國家當然對軍人就要有無限的責任。”李學記團長如此強調發掘鑒別事業的意義。他&&,這些軍人只要還有一位沒有回家,發掘遺骸的事業就會繼續下去,“這也是作為一名後人所必須做的”。在採訪過程中,一位韓方研究人員還提到“許玉忠印”,他説發現印章時十分激動,“終於有了可以確認身份的證據,希望可以找到他的家人”。

  印章上的名字始終縈繞在記者的腦海中。在“抗美援朝紀念館”網站上,記者搜索到許玉忠烈士的簡單信息,烈士的生平如下:“許玉忠,男,漢族,籍貫曹寺鎮趙官,生於1921年,逝世於(空白),1948年11月參加革命,所屬部隊60軍543團。”雖然各種信息幾乎可以確定印章的主人就是這位許玉忠烈士,但最終的確認可能還需要當時戰友的證言和親屬DNA檢測。

  採訪中,李學記團長還介紹説,從2000年啟動發掘至2015年12月31日,該團共發掘遺骨10354具,其中韓國軍人9097名,“聯合國軍”13名,朝鮮人民軍703名,中國人民志願軍541名。韓國軍人確認身份的僅有109人,只佔發掘遺骨總數的1.2%,可見確認身份之難。韓國軍方統計,韓軍陣亡未收殮的軍人達13.3萬人,但只收集到3萬多的家屬DNA。李學記再次強調説:“不少陣亡士兵年輕參戰並無後人,兄弟姐妹可能也已去世,這是導致親屬採樣率不高的原因。”據了解,由於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技術水平,發掘鑒識團和各國在失蹤人口調查、遺骨身份確認方面展開闔作,參與過利比亞、阿塞拜疆等國的失蹤人員的身份確認工作。【駐韓國特派記者 萬宇】


時間軸:志願軍烈士忠魂歸故里 那些令人動容的瞬間

第三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在瀋陽安葬

空軍2架殲-11戰機為36位志願軍英靈歸國護航

實拍|韓中雙方交接第三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

   上一頁 1 2 3  

【糾錯】 [責任編輯: 畢秋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601135266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