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嵌技法"青瓷的故鄉——康津郡
康津郡位於全羅南道的西南部,總面積為500.96平方米。 雖然地處內陸,但由於康津灣深入郡內,所以康津郡兼具了內陸和海岸雙重地形特徵。康津郡北鄰靈岩郡,那裏座落着以奇石峭壁聞名的月出山;東依耽津江,滋養着康津郡一片肥沃的平原。
康津灣深入康津郡的中心,其地形仿佛倒寫的字母“V”,人們在沿岸圍海造田發展農業。康津川和耽津江穿過境內,這裡的蛤仔、泥蚶、蝦虎魚和海鰻等水産業也非常發達。
康津郡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早在韓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就成為新羅與中國、日本、阿拉伯等國進行貿易的地方,多種文化在這裡碰撞交流。
康津郡的高麗青瓷久富盛名。這裡的青瓷原料——高麗土與石英等資源非常豐富;北部靠近山地丘陵,便於尋找柴火。青瓷製成後通過南部的海路遠往外地。
高麗後期,以“象嵌技法”製作的陶瓷開始盛行。它最突出的特色在於它特別注重紋樣裝飾。製作方法是先用土製成陶瓷,再用刀雕刻圖案,然後將紋樣用瓷土和白土填上,涂上釉料燒制。這樣製作出來的青瓷紋樣界限非常鮮明,猶如繪畫作品。公元13世紀中葉以後,象嵌技法開始逐漸趨向衰落,圖案日益死板而格局化。在韓國青瓷窯舊址中,有180座在康津郡發現,超過總數的一半。
康津邵在之後的朝鮮時期也延續了其作為貿易中心的作用。15世紀初,總管全羅道與濟州道的陸軍指揮部——“全羅兵營城”在康津郡建成。這裡物流發達,市場繁榮、商人匯集,很久以前就有“北有開城商人,南有兵營商人”的説法。
康津郡擁有眾多歷史文化古跡,如白蓮寺、無為寺、金允植故居等。
位於康津灣中心的駕牛島最近成為熱門的旅游地。駕牛島是在康津灣8個島嶼中唯一一座有人居住的島嶼,目前有14戶居民。這裡即將修建吊橋與陸地相連,游人來到這裡,必去的兩人個地方是呈青瓷形狀的中央瞭望&和800米的高空飛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