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社會科技評論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中韓關係是構成東北亞和平繁榮的核心要素

2015年09月10日 14:23:18 來源: 新華網韓國頻道

    節選自《東北亞和平與中韓協調合作》,《當代韓國》,2009年秋季號

    中韓兩國具有共同的文化淵源、地理上接近,歷史上有着密切的交往,彼此間相互交流以及友好合作已長達幾千年。特別是在近代,中韓兩個民族還具有一段極其相同的歷史遭遇之情,因而結下了互相支援、共同抗敵、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血肉深情。

    1992年對中韓兩國來説,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堪稱中韓關係的里程碑之年.因為從這一年起,中韓兩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以此為契機,中韓兩國開創了交流與合作的新時代。韓中兩國建交以後,雙方從友好合作關係發展到合作夥伴關係、全面合作夥伴關係, 2008年5月又構築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戰略關係意味着超越雙邊關係來共同探討地區問題和國際問題。雙方領導人就中韓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及時、坦誠地交換意見,中韓領導人見面時,談論更多是關於“合作與未來”,從而推動兩國關係沿着正確的方向不斷向前發展,可以説,中韓關係政治基礎的穩固是其健康發展的基石。

    中韓建交後,盡顯地緣、文化親近感的優勢,特別在經濟方面,初步形成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産業合作鏈條,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雙方經貿關係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為兩國關係中引人注目的亮點。2008年中韓貿易額1861.1億美元,增長16.2%。中國是韓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國,韓國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國。截至2008年底,韓對華投資累計419億美元。中國是韓最大的海外投資對象國,韓是中國第四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國。客觀地説,中韓經濟關係發展之速度在世界範圍內,國與國經濟交往中即使不是絕無僅有,也是十分罕見的,中韓兩國共同創建了一個範例。中韓兩國由持續幾十年的對峙、隔絕狀態,迅速發展成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其中經濟因素功不可沒。為中韓關係不斷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中韓之間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因此,雙邊關係得到了和諧、穩定、全面的發展。不僅僅是政治、經濟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而且文化和軍事方面的交流也日趨加強。雙方的文化交流已向民間擴展,發展勢頭迅猛。以《大長今》等為代表的韓國電視連續劇、電影、流行音樂、游戲、服飾等為主要內容的“韓流”在中國廣泛傳播,掀起了韓國大眾文化的熱潮。據説,平均每天有1億名以上的中國觀眾觀看韓國電視劇。  同時,在韓國也掀起了被稱為“漢風”的中國熱。2004年底,世界上第一個中國孔子學院和亞洲第一個中國文化中心在韓國首都首爾掛牌。目前,韓國每天新出版十本以上關於中國的書籍。同時,還創建了專門播放中國節目的“HAOTV”、“CHINATV”和“中華TV”等電視台。據統計,韓國130多個大學設有中文系,每年的中文系畢業生有3000多人。在世界各地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11萬人中,有7萬名考生是韓國人。

    在“韓流”與“漢風”的直接影響下,中韓兩國的人員交流也非常活躍。2008年中韓人員往來533.3萬人次, 2008年底,韓國在華留學生約6萬人,佔在華留學生人數的36%,中國在韓留學生約3.4萬人,佔外國在韓留學生總數的58%,均居對方國家外國留學生人數之首。兩國主要城市之間有47條定期客運航線,每週830多個班次,韓國是中國第一大入境客源國。常駐中國的韓國人更是多達50多萬名。可以説,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對改善兩國的關係,增進中韓民族的信任與理解,促進兩國關係的友好發展,增進友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中韓之間也加強了軍事安全合作。良好的中韓關係對各自的安全都是至關重要的。從中國的角度來講,良好的中韓關係有助於穩定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形勢。對韓國來講,良好的中韓關係有助於韓國周邊大國關係的穩定。維護半島與東北亞和平與穩定是我們共同的目標,符合雙方利益。建交以來,中韓在這方面的合作從無到有,雙方已經實現了國防部長、總參謀長以及軍艦的互訪。中韓兩國能夠構築戰略關係,正是得益於建交17年來兩國關係全方位多層次的發展。當前,中韓兩國的空前良好,各項指標都非常健康飽滿,兩國交流與合作漸入佳鏡,中韓關係成和平共處典範。這些都為中韓的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廣泛而堅實的合作基礎.

    由於國際環境、政治文化、民族主義的變化,導致21世紀的東北亞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東北亞政治中矛盾多樣化、複雜化的現狀之下,存在着一種結構性暴力,這就需要有一股和平發展的力量來平衡、協調彼此之間的矛盾。那麼中韓兩國正是這種和平力量。正如韓駐中國大使辛正承所説,韓中關係在維護韓半島與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方面正在起着核心的作用。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韓兩國不斷煥發勃勃生機。兩國的歷史、兩國的文化、兩國的友誼,更是我們友好交往和互利互惠的基礎。中韓兩國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去審視的話,可以説是天然的盟友,具有別的國家不可比擬的地緣優勢。孟子曾經説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目前兩國關係已經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等各種條件。有知之士認為,“中韓合作 大有可為”。只要韓國和中國協作的話,要做的事情很多,這種合作一定是雙贏的。

    在世界強國相互競爭的東北亞從地緣政治學格局中,如果韓國要維護國家安全和自尊,並繼續保持繁榮,就必須自強不息努力奮鬥和冷靜地判斷局勢,並智慧性地選擇盟友。俗語説“遠親不如近鄰”,中韓之間沒有理由不友好合作。中國一貫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從不威脅別人,不以鄰為壑,也不謀求任何勢力範圍,是東北亞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力量。中國為促進朝鮮半島局勢的緩和、支持南北和解與合作,發揮了建設性作用。這是有目共睹的。致力於世界和平發展,是中國自身的和平發展對外的延伸。求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是當今世界的主流。

    正如前總統盧武鉉所呼籲的“現在是超越本國利益、突破小我的藩籬,去創造大同的新歷史的時候了。” 東北亞各國“應該拆除心靈的壁壘,種下和解與合作的種子、和平與繁榮的種子。”審時度勢,中韓兩國應該肩負起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共同努力,密切合作,構築一個和平繁榮的東北亞時代。(作者:王生,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係教授)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新華網立場)

【糾錯】 [責任編輯: 田明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346134610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