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portrait

做優鄉村旅游 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十年來,江西省不斷做“強”紅色、擦“亮”古色、打“響”綠色,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在助力全省特色産業、脫貧攻堅、城鄉統籌、文化遺産傳承保護、人居環境改善、鄉村生態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近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梅亦接受新華網專訪,介紹江西省鄉村旅游發展情況和特色鄉村旅游模式,並&&將從多方面着手,繼續走好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江西道路”,積極融入鄉村振興。
精彩觀點
1
梅亦

鄉村旅游從旅游業‘配角’向‘主角’轉變

鄉村旅游從旅游業‘配角’向‘主角’轉變
鄉村旅游從旅游業‘配角’向‘主角’轉變
截至目前,江西省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44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3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64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鎮(鄉)9個;省5A級鄉村旅游點32個,4A級鄉村旅游點200個;省旅游風情小鎮69個。經過十年的發展,涌現出“篁嶺模式”“丫山經驗”等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可借鑒、可推廣的鄉村旅游發展典型案例。婺源篁嶺、大余丫山、龍南虔心小鎮、井岡山神山村、靖安中源鄉等5地成功入選“世界旅游聯盟旅游減貧案例”,5個鄉村黨史故事入選文旅部“鄉村中的黨史故事”名錄,10條鄉村旅游學習體驗線路獲文旅部、國家發改委聯合推薦。鄉村旅游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居民休閒消費新的興奮點、旅游發展新的引爆點。實現了從旅游業“配角”到“主角”,從“零星分佈”到“全域發展”,從“單一模式”到“多元業態”,從扶貧“邊緣區”到“主戰場”的“四大轉變”,鄉村旅游日益成為農村農業轉型升級、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手段,成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發力點。
1
梅亦

規劃引領 推動鄉村旅游品牌化、聚集化發展

規劃引領  推動鄉村旅游品牌化、聚集化發展
規劃引領 推動鄉村旅游品牌化、聚集化發展
在全省如火如荼推進鄉村振興和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江西省文旅廳積極規劃引領,先後推動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鄉村旅游的意見》《關於促進民宿健康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編制《江西省鄉村旅游點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旅游風情小鎮創建指南》等地方標準,積極推動全省鄉村旅游品牌化、聚集化發展。聯動各地各部門同向發力,推出支持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的系列舉措。江西省發改委等十四部門&&《關於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實施方案(2017-2020)》,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印發《2022年全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游産業項目實施方案》,江西省林業局&&《江西省鄉村森林公園項目建設管理辦法》《關於促進江西森林康養産業發展的意見》等。
1
梅亦

挖掘資源 創新特色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挖掘資源 創新特色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挖掘資源 創新特色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十年來,各地充分依託“紅色、綠色、古色”旅游資源稟賦,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典型代表的特色發展模式,形成了江西鄉村旅游特色發展之路。歸納起來,主要有六種類型。全域一體型:以婺源、井岡山、石城等為代表,全縣域以旅游業為優勢主導産業,把生態優勢和自然美景轉化為綠色發展動能,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産業深度融合發展和社會共同參與的發展模式。景區依託型:以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武功山、鄱陽湖等知名景區周邊鄉村為代表,依託高等級景區的巨大吸引力,承接客流、提供服務,使周邊鄉村成為鄉村旅游優先發展區,實現景區和鄉村旅游聯動發展。城鄉融合型:以南昌梅嶺、景德鎮三寶村、新餘凱光新天地等為代表,依託城市的地理區位、交通條件和客源市場,充分利用城區近郊自然風光、特色民俗、鄉村美食等,滿足城市居民觀光、休閒、度假需求的城鄉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産業主導型:以南昌鳳凰溝、高安巴夫洛、于都潭頭村、廣昌驛前鎮、永修易家河村等為代表,依託當地優勢特色農業産業,拓展農業觀光、休閒度假和體驗活動功能,促進一、二、三産融合,實現農業與旅游業協同發展的模式。文化特色型:以安義古村、樂安流坑古村、吉州釣源古村、萬安田北農民畫村、井岡山神山村、瑞金葉坪村、蓮花花塘村等為代表,以古村古鎮、民俗風情等傳統文化或紅色文化為依託,構建特色文化、深度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休閒康養型:以婺源篁嶺、吉安雲天麓谷、上饒葛仙村、奉新澡溪鄉、靖安中源鄉、武寧長水村等為代表,依託濃厚的人文底蘊或優良的自然氣候特點,利用鄉村閒置農宅或土地進行整體改造與度假化利用,大力發展鄉村度假康養産品的旅游發展模式。
1
梅亦

進一步優化提升鄉村旅游 助力鄉村振興

進一步優化提升鄉村旅游 助力鄉村振興
進一步優化提升鄉村旅游 助力鄉村振興
為促進鄉村旅游提質升級,推動全省鄉村旅游精品化、品牌化、産業化、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江西省文旅廳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着力:首先,塑造江西鄉村旅游鮮明特色。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立足特色、深挖文化,圍繞贛之“味”、贛之“潮”、贛之“韻”、贛之“美”,培育紅色文化IP、歷史文化IP、休閒康養IP等一批辨識度高、市場前景好、游客評價高的鄉村文化旅游IP。其次,引導鄉村旅游消費升級。依託旅游景觀廊道,建設一批類型多樣的鄉村旅游風光帶,大力發展精品民宿、鄉村主題酒店、精品休閒農莊、鄉村旅游綜合體,促進旅游與農業農村等各産業深度融合,培育打造觀光、休閒、體驗、康養、度假等多種業態鄉村旅游産品。推進非遺工坊建設,舉辦“非遺購物節”“非遺春秋大集”等線上線下融合消費活動,以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助推鄉村特色文化産業和鄉村旅游創新性發展。另外,加大鄉村旅游宣傳力度,將鄉村旅游推介進一步融入“江西風景獨好”品牌形象宣傳,推動鄉村旅游融入全國市場。提升鄉村旅游配套水平。加強鄉村旅游人才隊伍培訓,加快農産品和超市對接,在旅游線路節點建設農産品購物超市和旅游商品專賣店,滿足游客購物需求。規範旅游市場秩序,努力營造誠信有序、服務規範、安全舒心的鄉村旅游大環境。積極推進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向鄉村旅游重點區域延伸,鼓勵開發智慧鄉村旅游項目。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