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portrait

盤活綠水青山 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丫山,處於贛之南、粵之邊,因遠看像“丫”字而得名,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黃龍鎮大龍村。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下,這座曾經“半空心化”的山村,盤活綠水青山、激活農民主體,獨闢蹊徑打造特色旅游産業,從破敗中獲得重生,成為贛南老區鄉村建設樣板,並逐漸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旅游休閒後花園。近日,丫山景區負責人唐向陽接受新華網專訪,探討鄉村旅游的開發經驗,總結丫山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精彩觀點
1
唐向陽

保護好生態 打造特色鄉村文化

保護好生態 打造特色鄉村文化
保護好生態 打造特色鄉村文化
在外創業幾十年以後,抱着為家鄉做點事的想法,唐向陽於2007年返回家鄉,思考如何把家鄉的好山好水變成財富。“靠城市裏面的人,到我們這個地方消費。”隨即決定開發鄉村旅游。唐向陽和團隊成員一起摸索開發新路徑,將傳統的觀光旅游改變為體驗式旅游。既要體現鄉村文化,又要注重森林與生態文化。首先,就是保護好生態,讓生態環境更好,讓城市的人更嚮往。其次,團隊認為鄉村文化的本質就是當地的村民文化,當地的村民在這個地方能創造什麼,能給城市的人帶來一個不同的生活場景。
1
唐向陽

開發創收渠道 激發村民參與熱情

開發創收渠道 激發村民參與熱情
開發創收渠道 激發村民參與熱情
面對開發鄉村旅游的想法,老百姓剛開始並沒有太大信心。為了解決村民疑慮,首先把村民的宅基地、老房子租過來做民宿、開飯店,農地租過來種菜、做養殖,山地來做景觀,保證了村民的租金受益。其次,村民可以在景區固定務工。後來,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丫山探索總結出“三變三金”的發展模式,讓“村民變員工、員工變股東、股東變老闆”,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實現“資源入股得股金,景區務工拿薪金,房地流轉收租金”,這一模式為當地村民提供了穩定、多重的收入來源,村民信心也越來越足。
1
唐向陽

繼續做大影響力 讓老百姓生活越過越好

繼續做大影響力 讓老百姓生活越過越好
繼續做大影響力 讓老百姓生活越過越好
“重生”的丫山喚回了遠走他鄉的游子,也引來了許多外鄉人的加盟,丫山旅游度假區600多名員工,有一半來自周邊地區或外省。“我們前十年是打造看得見的丫山,未來十年將打造看不見的丫山。”談及未來,唐向陽想把丫山旅游度假區打造成山鄉度假勝地,成為在全國有代表性的鄉村振興示範基地,讓市場影響力更大,要讓丫山人生活得更好更幸福。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