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
工業和信息化部8日向社會公告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産能企業名單,共涉及企業2087家,這些企業的落後産能必須在今年9月底前關閉。這意味着,我國淘汰落後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只有淘汰落後産能,才能為先進産能騰出市場空間。”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説,“我們必須抓住關鍵環節,突破重點難點,加快淘汰落後産能,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淘汰落後:提高工業整體水平
近年來,在國家相關宏觀調控政策引導下,雖然我國淘汰落後産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由於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工業領域特別是一些高消耗、高排放行業,落後産能比重較大,淘汰落後産能任務仍很艱巨。鋼鐵行業需淘汰的400立方米及以下落後煉鐵高爐産能仍佔總産能的近20%;水泥行業落後産能約有5億噸,佔總産能的20%以上。 落後産能資源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二氧化碳超排多、安全無保障,是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重要表現,已成為提高工業整體水平,落實應對氣候變化舉措、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制約。同時,落後産能還與先進産能爭市場、搶資源,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 “只有淘汰落後産能,才能改善産品結構,提高産品質量,增加企業效益;才能緩解産能過剩矛盾,保障供需平衡,避免大起大落,促進産業健康發展;才能優化産業結構,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産業競爭力,實現工業由大變強。”李毅中説,“因此,加快淘汰落後産能,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大舉措,是推動節能減排、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迫切需要。” 今年以來,我國明顯加快了淘汰落後産能工作步伐。年初,國務院第98次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淘汰落後産能工作,下發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後産能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淘汰落後的目標、任務、責任和措施;2月26日,張德江副總理主持召開部分省(區)淘汰落後産能工作座談會;5月7日,國務院淘汰落後産能工作部際協調小組成立並召開第一次會議,確定了2010年淘汰落後産能目標任務,明確了各部門推進淘汰落後産能的具體措施,並成立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5月27日至28日,工信部召開全國工業系統淘汰落後産能工作會議,將淘汰目標分解落實到各省…… 隨後,各省區市按照國務院要求,分解落實工信部下達的目標任務。截至2010年7月底,各省區市已將18個淘汰落後産能的重點工業行業2010年淘汰落後産能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企業,並將淘汰落後産能企業名單在當地媒體上進行了公告。在各省區市公告淘汰落後産能企業名單的基礎上,工信部在其門戶網站公告了18個行業淘汰落後産能企業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