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專欄 >> 財經觀天下
美日央行加緊“印鈔”世界經濟禍福難料
2010-09-01   作者:明金維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財經觀天下

   從2010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國和日本這兩大發達經濟體經濟復蘇步伐明顯放慢。在財政政策受到國內政治因素和財政赤字壓力雙重束縛的情況下,美日更傾向於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但美日央行競相“開閘放水”,對世界經濟來説,可謂禍福難料。
  8月30日,日本央行罕見地舉行緊急貨幣政策決策例會,主要研討近期日元總體持續升值背景下日本的貨幣政策走向問題。會後,日本央行宣布,將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
  而此前,美聯儲也曾&&,鋻於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美聯儲將採取“非常規”的寬鬆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增長。
  實際上,正是由於美聯儲“印鈔”,部分導致日元升值;而日元升值,再回過頭來導致日本央行“印鈔”。借由匯率這一傳遞鏈,美日央行開始競相“開閘放水”。
  曾經有人戲言,如果有需要,美聯儲完全可以用直升機將成捆的鈔票撒向華爾街。但鈔票畢竟是鈔票,並不等於實際的財富。貨幣政策的作用終究有限,如果美日央行過度迷信貨幣政策的魔力,這對世界經濟不是好事。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美日央行的基準利率早已接近零的水平,所謂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基本上都是“非常規手段”,主要是央行直接“印鈔”,購買金融機構持有的證券,或者以金融機構持有的證券為擔保,以接近零的利率從央行借得資金。
  美日央行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出發點可能有誤。不管是美國還是日本,其經濟增長乏力,都有結構性因素。以日本為例,其經濟還沒有真正從上世紀90年代泡沫破裂後的陣痛中完全走出來。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過去一二十年,日本央行的基準利率最低,但日本經濟照樣並無太大起色。在國際金融危機前,反而是由於所謂的“中國需求”,日本經濟一度迎來小陽春。這也充分説明,對於結構性經濟問題引發的經濟增長乏力問題,貨幣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
  對於美國來説,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依據也不充分。美國經濟增速放緩,主要原因是政府刺激措施效果減退後,私人投資和需求未能順利接棒。更深層次原因則在於,經由國際金融危機,美國過度依賴舉債消費的經濟模式需要改變,在此期間,美國經濟增速很可能難以快速回到危機前的水平。
  雖然當前全球範圍內通貨膨脹壓力並不大,甚至一些國家還面臨輕微通縮壓力,但美日央行迫於政治壓力,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這一舉措從長遠看對價格穩定的影響不容忽視。
  美日央行競相開動印鈔機,還可能帶來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投機套利。這一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從美日國內來看,金融機構可以極低成本從央行拿到資金,很多時候,它們並不是向企業或個人放貸,而是從事金融市場投機交易。回過頭來看,2009年全球金融市場不可持續地報復性反彈,既與投資者信心復蘇有關,也與充斥在發達國家金融體系當中的充足流動性脫不了干系。第二,從國際上看,美日央行實行“零利率”政策,拉開了與新興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利差,將可能推動大批投機資金進入後者市場,進而製造所謂的“熱錢”投機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歐洲各國應向德國學習 2010-08-31
國家安全只是美政客蹩腳藉口 2010-08-25
中國經濟成"世界第二"背後的ipod警示 2010-08-04
給歐盟壓力測試一點掌聲又何妨 2010-07-28
[博客]為外儲投資創造理性環境 2010-07-21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三論通貨膨脹是生産力現象[思想頻道]查處閒置用地不會解決房價問題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