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專欄 >> 盛大林
北京拆遷成本上升“過快”了嗎?
2010-08-18   作者:盛大林  來源:鳳凰網
 

 
  盛大林

  北京市政府日前下發文件,要求針對拆遷成本過快上升,制定合理、可操作的措施。各區縣將加強對轄區內拆遷安置補償水平的調控與平衡,合理控制拆遷成本。中國房地産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雲峰&&,拆遷成本是土地成本的一部分,它的上漲速度和由此産生的成本提高,對房價來説是一個巨大推力。政府如果想控制房價,勢必要控制土地成本,控制土地成本則需控制拆遷成本。(據8月17日《京華時報》)
    今年6月,北京市曾提出對拆遷戶的補償標準採取參照同地段的市場價格法,此舉受到了輿論的高度評價。僅僅兩個月後,卻又説拆遷成本過快上升,要控制拆遷成本。為什麼要這樣呢?
    代表着開發商利益的中國房地産經理人聯盟的秘書長陳雲峰認為,拆遷成本推高了房價。這個理由聽起來很像是為消費者着想的,可問題是:房價與成本的關係有多大?有數據表明,2007年房地産行業的毛利潤率在30%以上;2006年至2008年,房地産行業連續3年名列“十大暴利行業”之首。主流的觀點認為,中國房價的瘋漲主要是由需求拉動的,而不是成本推動的。
    退一步講,即使成本確實推高了房價,是不是非要降低拆遷的成本呢?房地産開發的成本包括很多部分,比如土地成本、建安成本、稅費成本,等等。建安成本,政府不必操心,因為開發商自會精打細算;而稅費則完全在政府可控的範圍之內。曾有報道稱,向政府繳納的稅費佔房地産開發成本的兩成以上。各種名目的稅費不勝枚舉,政府為什麼不從這方面下手呢?再者,政府要降低房地産開發的土地成本,也可以通過加大土地供應量的方式降低土地出讓價格呀!
    説要控制拆遷成本過快上升,潛在的前提就是拆遷成本的上升已經“過快”了。可是這個提前存在嗎?以前,北京市的拆遷按基準地價法評估;現在,參照同地段的市場價格確定拆遷補償標準。這樣一來,拆遷補償的標準肯定要大幅度的提高,但這種提高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人家的房子本來就可以賣出那個價,而以前所謂的“基準地價評估法”簡直無異於強取豪奪。也就是説,拆遷成本上升得雖然“快”,但並不為“過”。如果非要説拆遷成本上升“過快”,那也是因為以前的拆遷補償標準“過低”了——近年來,拆遷引發的糾紛和衝突層出不窮,抗拒拆遷的方式也日趨慘烈,根源也正在於此。
    徵地拆遷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商業性開發,一種是公益性建設。對於商業性開發,開發商自會算計開發的成本與收益,如果他們覺得拆遷成本太高,不划算,他們可以不開發;即使是進行公益性建設,政府也應該給予拆遷戶以合理的補償——無論如何,都不能以犧牲拆遷戶的合法權益和合理利益為代價!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控制拆遷成本不能“有愧於百姓” 2010-08-18
“抑制拆遷成本”是權力陽謀 2010-08-18
“控制拆遷成本”先要控制房價 2010-08-18
控制拆遷成本與抑制房價無關 2010-08-18
控制拆遷成本乃本末倒置 2010-08-18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壟斷行業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論廓清[思想頻道]中國品牌的追求不能急於求成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