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誰掌控了全球大宗商品的定價權
    2010-02-12    作者:記者 李曉輝/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台灣《中國時報》評大陸:內外兼修 搶佔國際定價權

  作為全球最大能源生産國,大陸的能源仍以煤為主,能源政策決策體系更是各自為政,與其大國形象格格不入。大陸近幾年透過石油企業走出去大行並購,獲取海外能源,國家能源委員會的成立,則顯示其從內整頓能源體系的意圖,在全球化時代內外兼修,搶佔國際能源定價權與發話權。根據2008年統計,中國一次能源總産量達到廿六億噸標準煤,消費總量為28.5億噸標準煤,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産國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但大陸仍以傳統能源煤為主,包括鐵礦石等重要原料,定價權更牢牢掌握在澳洲等國手中,成為最大能源國卻處處受制於人的矛盾景象。近幾年來,中國石油企業積極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在一些資源國家開展海外投資和跨國經營活動。光是去年,中國石油業就斥資至少數百億美元,收購海外油田。更發動中國鋁業以約兩百億美元,入股鐵礦石生産巨頭力拓,最後雖以失敗告終,卻凸顯大陸爭奪海外能源的雄心。2005年起,大陸更實施戰略石油儲備計劃,在全大陸範圍建立四個石油儲備基地。但舉凡海外能源並購,或培育和發展新興能源産業,大陸都缺乏事權統一的能源部門,由總理牽頭、各有關部會首長參與的能源委,是否能強勢將能源決策權集於一,各界都拭目以待。


12345
  相關稿件
郎鹹平:新帝國主義要借屍還魂 2010-02-08
郎鹹平:四大泡沫衝擊2009中國經濟 2009-06-24
郎鹹平:政府建公屋要本着賠本思路 2008-09-19
郎鹹平:中國製造要整合國際産業鏈 2008-06-27
郎鹹平:求解房價居高不下工夫在"市"外 200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