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 財智
|
經參 思想
|
經參 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第七章 絕處逢生:困境企業的重整和“債轉股”
開場白:冰鞋的故事 1996年,中國政法大學王衛國教授講過一個故事: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個小鎮的湖上,漢斯穿着一雙漂亮的新冰鞋在滑冰,一不小心滑到了薄冰層,突然掉進了水裏。與他同來的一個小男孩很快跳下水救起了漢斯。鎮長對這個小男孩超乎尋常的勇敢,熱情洋溢地大加讚揚,稱他是見義勇為。這個小男孩卻直言不諱地説:“我不明白你的這番關於見義勇為的話有什麼意義。事實上當時我不能不救起漢斯,因為他穿着我剛買的名牌冰鞋哩!” 王衛國的這個故事,是在天津的一次討論企業破産和重組的會議上講的。當時他介紹説,西方國家本來是實行破産法的,但是企業破産償債的社會震動太大,對債權人並沒有好處。所以20世紀70年代美國興起了以重整為內容的破産法革命,其核心理論之一是強調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利益與共。 就是在美國國會討論改革破産法加進重整的聽證會上,一位叫彼得?戈根的人主張由債權人參與困境企業的重整,這時戈根就講了上面那個小男孩跳水救漢斯的故事。戈根是像那個小男孩一樣,把債權人描述成為“一個不得不拯救債務人以便挽救自己的貸款的人”,他生動地描述:漢斯(債務人)的腳上穿着我的冰鞋哩! 1996年,我為建設銀行在上海市搞星火紙漿廠破産和解重組的方案,華建敏(時任上海市副市長)問我:為什麼建設銀行要搞星火紙漿廠的破産和解重組?我向他講述了這個故事。最後我説:星火的腳上穿着我的冰鞋哩! 在這裡,困境企業的破産和重整,都是資本文化題中應有之義。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頁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