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私有化:成功與失敗》
2011-11-08 作者:熱拉爾羅蘭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視角的合約與激勵理論
儘管合約理論對公有制的傳統自然壟斷觀點投以懷疑的眼光,但卻開拓了對公有制和私有制進行比較的新視野。隨着經濟學信息不對稱理論(例如,Akerlof,Spence and Stiglitz)的問世,合約理論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這不足為奇。因為合約理論分析的是私有制與壟斷條件下公有制之間的差別,重點在於信息差別,這種信息差別是由不同所有製造成的,從而在該領域催發了大量的文獻研究資料。 圍繞公有制與私有制條件下的信息不對稱主要形成了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公有制淤塞了外界了解企業信息的路徑,即沒有股市參與者,因而降低了外界監督企業管理的機會。因此,對公有企業的監督不力,受效率驅動的激勵也不足。第二種觀點則強調政府掌握的公有與私有企業信息存在差別。其主要觀點是,相比較而言,由於所有制的關係,政府有特權探悉公有制企業的賬目,因而擁有較多的信息。由於信息方面的差異,私有化削弱了政府向企業尋租的能力。最後一個與此相關的觀點是,政府通常無法預先對合約安排作出承諾。承諾問題可大可小,這要取決於政府掌握企業信息的程度。對國有企業掌握的信息越多,承諾問題就會越嚴重。
第
1
2
3
4
5
6
7
8
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