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農業銀行以己特色服務“一帶一路”
2018-08-28 作者: 來源: 記者 朱丹 張莫/北京報道

  “農業銀行始終將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作為全行國際化戰略的引領性、支柱性工程來抓,在發展規劃、政策配套、外部合作等方面,係統謀劃、穩步推進、積厚成勢,取得初步成效。”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此前曾撰文指出。

  早在2015年,農行就根據“一帶一路”倡議,制定了《中國農業銀行落實“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意見》,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畫好“規劃圖”、“施工圖”,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在農行落地。服務上,將“一帶一路”國際農業合作和産業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資源投資合作、經貿合作等客戶和項目作為支援重點。政策配套上,統籌做好機構布局、客戶拓展、産品創新、制度流程等政策安排,不斷提升客戶響應度和服務效能。資源保障上,著力將財務、信貸、資本、人力等經營資源向“一帶一路”傾斜。

  在此過程中,農業銀行充分認識到應發揮“服務三農”的特色和優勢,將支援農業“走出去”作為發展重點和國際化經營重要方向,為涉農“走出去”企業提供跨境金融綜合服務。近年來,該行為中糧集團、新希望集團、隆平高科、上海梅林正廣和等國家級大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收購國際農業項目,建立海外生産、加工和運輸基地,推動全球産業鏈和貿易網絡布局等提供了廣泛的金融支援。此外,農行還為新疆利華棉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塔吉克設立的金谷農業公司提供了人民幣貸款,支援其在塔的現代農業種植推廣與産業園區二期項目建設。

  此外,農業銀行沿邊跨境金融服務具有突出的特色和優勢。該行在沿邊地區擁有先天的網點網絡優勢,網點基本覆蓋所有邊境縣市、國家一類口岸和省級主要口岸。近年來,農業銀行在推動邊貿結算和人民幣在周邊國家使用等方面成效顯著。在廣西、雲南、內蒙古等沿邊省區,陸續設立了中國-東盟跨境人民幣業務中心、泛亞業務中心、對蒙跨境人民幣業務中心等,通過搭建國際金融合作平臺,便利“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和投資。農行廣西、雲南、內蒙古分行邊貿業務已連續多年保持市場領先地位,為興邊富民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推動沿邊金融深化改革方面,農業銀行也實現了多個“首筆首批”,如成為人民幣兌越南盾、蒙古圖格裏克、哈薩克斯坦堅戈等7個沿邊貨幣的首批區域挂牌銀行;首批獲得中蒙、中越人民幣現鈔,以及越南盾、圖格裏克、堅戈等5個沿邊貨幣現鈔跨境調運資格等。

  2014年至2018年上半年,農業銀行累計為“走出去”客戶辦理項目貸款、保函、境外發債等業務1540億美元,其中涉及“一帶一路”國家45個,業務總額達126億美元。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農行服務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2100億美元。自2009年7月跨境人民幣業務試點啟動以來,農行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累計超過8萬億元。在夯實經常項目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基礎上,推動資本項下跨境人民幣創新。

  近年來,農業銀行穩步推進境外機構布局。不斷完善海外網絡布局,穩步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截至目前,農業銀行已在1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2家境外機構和1家合資銀行,其中有6家機構布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初步形成了涵蓋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及周邊合作密切國家和地區的境外經營網絡。此外,該行還進一步完善法人客戶全球統一授信管理機制,以更好地滿足跨國企業境內外融資需求;建立總分行、境內外的聯動服務體係,在資源共用、客戶互薦、資訊溝通等方面形成了較為有效的境內外合作和溝通機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明星資本化”:熱潮之下隱藏亂象

“明星資本化”:熱潮之下隱藏亂象

導演當老板、演員成富豪,演藝界人士華麗轉身成為成功商人,成就了娛樂圈和商界的一段段佳話。然而,在愈演愈烈的“明星資本化”熱潮之下,並非都是“財商高過演技”的傳奇。

·景區各自為政難成合力 三峽遊吃老本直“掉粉”

央企重組布局漸浮水面

央企重組布局漸浮水面

今年央企領導層的調整力度和密度都是空前的。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至少42家央企進行了176位領導人員職位調整。

·地方國企混改擴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