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榴蓮、手指檸檬、巧克力果……海南網紅水果層出不窮
小眾鮮果愛意濃
這個夏季,一款榴蓮“蛋糕”格外流行——
在10寸或12寸蛋糕盤上,以剛剝開的帶刺榴蓮外殼為底座,一苞苞飽滿的榴蓮肉擺盤,再插上飾品以作點綴,一個榴蓮蛋糕就完成。
和以往的榴蓮千層蛋糕或榴蓮水果蛋糕不一樣的是,這款榴蓮蛋糕既不需蛋糕坯相伴,也不用奶油點綴,它的做法可以説是簡單又直接,卻悄然走紅,成為眼下最流行的蛋糕單品。更有不少榴蓮愛好者,用其表達對家人朋友的愛。
近年來,海南涌現了眾多小眾卻頗具人氣的網紅水果,如榴蓮、人心果、巧克力果、馬梅果、手指檸檬等,這些獨具特色的鮮果,以其獨特的外觀和口感,傳遞着濃郁的愛意和深情。在這個520,不妨用這些海南的特色鮮果來向你的愛人表達你的獨特愛意吧!
手指檸檬。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自帶流量的網紅水果
時下正值榴蓮季,商超裏的榴蓮賣得火熱,社交&&上有達人教網友挑榴蓮,也有大廚展示不同的做法,更有主播線上直播開榴蓮、吃榴蓮,總能引得眾多“榴蓮腦袋”圍觀。
人們對榴蓮的愛,讓這款豐産於東南亞的水果格外受歡迎。和東南亞等國地緣親近的海南,藉&熱帶地區獨特的地理優勢,已在三亞萬保榴蓮基地種下大面積榴蓮樹。現在,全島人民都在關注它6月首批上市。
“首批上市品種涵蓋金枕、幹堯、黑刺和貓山王等。”位於三亞的萬保農牧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向東介紹,榴蓮被譽為“熱帶水果之王”,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深受消費者喜愛。2018年後,海南進入榴蓮大規模引進嫁接苗階段,優旗農業、柔鳴農業、傳福農業、萬保實業等農業企業開始規模化種植榴蓮。
三亞萬保榴蓮基地裏,樹齡超過4年的榴蓮樹許多都已挂果,懸挂於樹枝的榴蓮大多果型飽滿,均重超過4斤。不僅是這裡,目前海南在三亞、保亭、樂東等地種植榴蓮超過3萬畝,僅2023年就有1400畝榴蓮樹挂果,總産量達到50噸。
榴蓮好吃歸好吃,價格卻讓不少人望而興嘆。海南産的“樹上熟”榴蓮,“鮮”字自不必説,能否幫助消費者實現“榴蓮自由”,正廣受市場期待。
帶刺的榴蓮,摸着扎手,吃着香甜,像極了愛情的味道。在神奇的海南島上,這樣帶刺的水果還有很多。比如榴蓮和波蘿蜜的結合體榴蓮蜜,在多年前就已在琼海、萬寧一帶實現了規模種植。
作為兩種水果的“結晶”,成熟榴蓮蜜有波蘿蜜的外形:刺短、皮綠,個頭卻只像榴蓮那麼大。剝開榴蓮蜜,每一房肉都黃燦燦的,果味濃郁,果肉香甜。
“味道濃郁,有榴蓮的香味但不刺鼻,果肉綿軟甜蜜,入口即化,更易為人們所接受,市場接受度極高。如果是兩種水果都愛吃的人,選榴蓮蜜準沒錯。”萬寧龍安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昌林説,一棵榴蓮蜜樹,結果期可高達50年以上,一次種植,幾代人受益,這又何嘗不是愛的傳承?
在海南,還有一種寶藏水果外形好看、果肉鮮甜,它便是和火龍果同屬於仙人掌科的燕窩果。切開一隻燕窩果,剔透的果肉足夠誘人,入口有着燕窩的口感,便因此得名。作為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鮮品,近幾年來,燕窩果在海南的産量越來越高,格外受消費者歡迎。
斑葉黃金西瓜桔。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不起眼但愛你的“芯”不變
海南生奇果,鮮品格外多。
外皮呈褐色、摸上去有些許粗糙感、果型如鴨蛋大小的人心果,是不少“老海南”的心頭好。這種水果産量並不高,多以農戶自發種植為主,味道卻格外甜。
如果説水果也有性格,那人心果的性格一定是看起來內斂,內心卻熱情奔放的。它有一個特點,未成熟時硬如石塊,強行咬開只能吃得滿嘴酸澀,果子分泌的白色汁液還有黏性,實在不具備美味水果的潛質。
可它成熟之後,卻換了一番模樣:果子軟彈,外皮輕薄,用手便可直接掰開。種子就在果心,偏心形,充滿愛意。口感上,甜軟多汁,果肉還有微微的顆粒感。恐怕也正是這並不完全順滑的口感,才讓唇齒的記憶點更深刻。
人心果其貌不揚,在五彩繽紛的海南水果市場上實在是不夠出挑。不過作為一種小眾水果,它格外值得一品。作為人心果的加大版,馬梅果是琼海市大路鎮的世界熱帶水果之窗基地的“當家花旦”之一。兩者不僅形似,口感也極為相似。基地負責人王俏介紹,這兩種水果同宗同源,後者是經過培植後的壯大版,在東南亞市場格外走俏,目前在國內市場也為越來越多消費者所熟悉。
在我國水果消費版圖裏,蘋果、香蕉、柑橘、梨這些水果“老四樣”早已家喻戶曉。人們評判它們是否成熟,也主要看是否褪去綠色,變得金黃、紅燦。不過在海南,總有水果標新立異,打破這種常規的評判標準。比如它們成熟之後就是綠色,雖帶着一種“我還沒熟”的既視感,吃起來卻格外甜蜜。
在世界熱帶水果之窗,巧克力果就是這類水果的代表。花期過後,其樹開始結果,從一顆不起眼的嫩綠色小豆丁開始成長,可以長得比一個成年男性的拳頭還大,成熟之後外皮則變成了深綠色。
軟糯的果子掰開後,是像巧克力一樣顏色的果肉,吃起來怎一個甜字了得!
如此看來,這些不起眼的海南鮮品,像極了中國人含蓄的情感表達。那甜甜的滋味,仿佛在説:我雖不起眼,但愛你的心不曾改變。
冰淇淋果。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酸酸的也是愛
舌尖五味缺一不可,但人們根據喜好,常有高下之分,比起酸澀的食物,甜更受歡迎。不過海南鮮品中,酸酸的食物也有不少,且格外受歡迎。
酸,自有它的魅力——
和大多數檸檬品種比起來,海南的香水檸檬汁水香氣濃郁、果皮味道清甜,沒有苦澀味道,故得名“香水檸檬”。這酸和老鹽攪打,在夏天變成一杯具有本地特色的老鹽檸檬茶,是多麼消暑解渴;這酸和奶酪相融,變成一塊檸檬巴斯克,又該多麼清香馥鬱;這酸進入化學世界,和各類試劑組合,就成為家居生活中的各類洗滌用品,香氣經久不散……
在西餐廳裏,如魚子大小的手指檸檬果粒,是沙拉、甜點的最佳拍檔。這種適宜生長在熱帶的水果,一年四季都可結果。向陽而生的它們如人的手指一般粗細,精巧可愛,身價卻不低。
近年來,隨着産量越來越高,手指檸檬出口到歐洲已成常態,其售價也比普通檸檬高出數倍,故有“水果中的魚子醬”之稱。
還有一些酸味,島內常見,島外卻少有,比如黃皮。老樹種的黃皮口感以酸為主,甜味僅有兩三分。加之其核澀味濃郁,細嚼卻是下火驅熱的良品,因而是很多“老海南”的心頭好。這幾年,老鹽黃皮飲品的流行,讓更多年輕人也愛上黃皮。
老鹽、冰塊、糖漿、黃皮果汁是飲品的原材料,酷暑之中酸甜開胃,暑氣立刻消了不少。不少人喝一杯提一杯,給關心的那個人帶回去,這又何嘗不是甜甜的愛?(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實習生 張佳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