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打造高質量基礎教育教師隊伍-新華網


海南打造高質量基礎教育教師隊伍

2024-11-26   08:45:41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海南打造高質量基礎教育教師隊伍

  以改革激活基礎教育“一池春水”

  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處於基礎性、先導性地位,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意義重大。

  2018年“4·13”以來,海南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速發展,支撐起了服務全省185.5萬名在校中小學生的基礎教育體系。

  截至2024年8月,全省基礎教育專任教師13.6萬人,佔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總數的88.3%,形成了與學生規模基本匹配的教師隊伍格局。

 教師沉下去,激發幹事熱情

  “羅校長,我們想把孩子轉回陵水上學”“轉學回來需要哪些手續,我們抓緊辦”……連日來,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學校校長羅俊的手機響個不停,幾乎都是家長的諮詢電話和信息。

  “過去一年,新村學校在校生從800多人增加到1100多人,回流學生超過200人。”羅俊説,對於鄉鎮學校而言,這樣的回流尤顯不易。

  近年來,像羅俊一樣通過競聘來到基層的一批批優秀教育人才,使鄉鎮和農村學校的辦學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也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上好學的願望逐漸變為現實。

  自2019年起,海南啟動實施“縣管鄉用”基層教育人才激勵改革試點,面向全國組織了三批“縣管鄉用”基層優秀教師和緊缺學科教師公開招聘,引進165名高層次教育人才和2611名緊缺學科教師到農村任教,進一步解決了農村教師“引不來、留不住、用不好”的難題。

  2023年起,海南探索市場化“獵頭引才”,為市縣精準引進農村骨幹校長、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35人,推動優質師資共享,逐步形成“遠者來、近者悅”的良好局面。羅俊便是這批引進人才之一。

  今年1月,羅俊通過海南人才集團發布的招聘信息參與招聘並競聘成功,“不僅每個月有4500元人才鄉鎮工作補貼,還能免費享用住房,這讓像我一樣競聘來的老師能安心從教。”在他的帶領下,新村學校深化教研活動,積極推行評課機制,極大提升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為進一步穩定基層教育隊伍,我們實施農村地區優秀教育人才鄉鎮工作補貼制度,通過優先組織分配安居房、各鄉鎮學校建成1366套周轉房等方式,解決廣大教師住房困難問題。”陵水黎族自治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

  “希望各項基層教育人才激勵改革政策延續下去,我也將做好示範引領,繼續為陵水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羅俊説。

 教師轉身份,縮小城鄉差距

  清晨,海口市長彤學校的教室內,傳出洪亮的英語課文朗讀聲。今年是陳君從海口實驗中學轉入海口市長彤學校執教的第一個年頭。走出舒適圈、邁向新崗位的她充滿激情與幹勁。

  “通過交流輪崗,我不僅接觸到更多樣化的學生群體,從而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而且接觸到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學校文化,進一步拓寬了個人視野、提升了專業素養。”陳君説。

  在海南,像陳君這樣交流輪崗的教師不在少數。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起,海南在中小學教師隊伍中開展“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由縣級教育部門在核定的總量內,統籌調配各校編制和崗位數量,完善教師崗位管理,加強教師考核評價,努力實現教師從“學校人”向“系統人”的轉變。

  “2021年至2023年,全省市(縣)域內交流輪崗義務教育學校校長累計625人次、教師累計9034人次,為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師資保障。”該負責人&&。

  在推進“縣管校聘”改革中,地處偏遠山區的白沙黎族自治縣還通過開展農村地區優秀教育人才競聘,設置跨校競聘崗位,為鄉村學校吸引更多優質師資。2019年以來,該縣共招聘農村地區優秀教育人才41人。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3月教育部將海南列入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全域應用試點省以來,海南運用智慧化手段解決鄉村教師結構性短缺等問題,讓越來越多的鄉村學校搭上教育數字化“快車”。

  兩年來,海南深化同步/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建設與應用,“三個課堂”累計開設7萬節課,惠及近25萬名學子。

  打破“天花板”,拓寬發展路

  職稱評聘是衡量教師育人及科研水平、激發教師發展內驅力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隨着教育評價改革向縱深發展,海南也不斷改進教師職稱評聘制度,力求以鮮明價值導向引導教師潛心立德樹人、推動學科發展。

  “省裏打破了教師晉陞的‘天花板’,在中小學、幼兒園階段增設了正高級職稱層級,目前有300多名像我這樣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取得了正高級職稱。”海口市琼山幼兒園教師張連珍説,改革後的職稱評定‌簡化評價標準‌,更加注重師德、實績和實踐經歷,改變了過分強調論文、課題、出版專著的傾向,使教師能更專注於教學實踐工作‌。

  張連珍&&,通過這些改革措施,職稱評定不僅能夠激發教師的活力,還能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

  今年6月,省教育廳印發《海南省城區中小學教師赴基層學校交流幫扶工作方案》,引導城區學校教師到鄉村學校、薄弱學校交流幫扶,促進城鄉優質師資共享。

  在此背景下,海口啟動實施“星火計劃”,首批778名教師分赴39所薄弱學校及102所鄉鎮、農村學校開展交流幫扶工作。

  作為“星火計劃”的一員,北京師範大學海口附屬學校英語教師李雪赴海口市新坡中學開展交流幫扶,擔任初一英語學科教研教學等工作。初入校園,她發現,學生們由於缺乏正向反饋的英語學習環境,在課堂上往往缺乏自信、不善言談。

  欲長大樹,必先培土。李雪通過組織“説課文找出處”“單詞小火車”等趣味活動,為師生間、學生間的英語溝通創造條件。為使交流幫扶工作能長久地發揮作用,她還幫助新坡中學的教師們建立起一套規範簡潔的英語教研製度。

  “交流幫扶工作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份使命,它承載着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提升教育質量,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李雪説。(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琬茜)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