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這家酒莊的發展故事鮮為人知-新華網


琼中這家酒莊的發展故事鮮為人知

2024-11-24   17:35:03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深藏山閨,八年的光陰的深沉積澱,讓一家酒莊破繭成蝶。

  2016年,海南山欄酒莊有限公司落戶琼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創始團隊“蝸居”在一間舊廠房裏,找尋黎族傳統佳釀山蘭酒的原始“腳本”。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研發,以真誠守正的態度講好山蘭稻文化故事,歷經8年磨礪,酒莊完成了對釀造設備進行整體改造提升,形成年産山蘭酒960噸的能力。推出“拙酎”“花半時”“黎匠”三個系列産品,在支撐琼中山蘭稻産業、傳承民族文化之路上篤定前行。

海南山欄酒莊的陳釀原漿。記者 李芳 攝

  在酒莊的釀酒車間,這裡仍保留着古法釀酒的器具,更記錄了山蘭酒的古法釀製技藝——一粒粒山蘭米通過傳統籮筐淋水清洗,再放入木甄筒中蒸煮,手工拌曲、打窩發酵,直到散發出撲鼻的酒香,再裝入陶罐封存。

  這套流程是酒莊生産研發的基石。在千年歷史的文脈之上,酒莊參考《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在2019年初步釀成生産集産區特色、民族文化於一身的山蘭酒,斬獲了包括中國酒業協會新品類最高獎“青酌獎”在內的諸多榮譽,實現了海南山蘭酒歷史上零的突破。

  這離不開一群釀酒師的工藝革新。

釀酒師傅為正在發酵的山蘭酒開耙。記者 李慶芳 攝

  傳統小作坊生産出來的山蘭酒普遍存在酒體渾濁、雜質多、易變質、保質期短等問題,導致其無法通過長途運輸進入更廣闊的區域銷售。

  酒莊運用現代生物發酵技術的工藝控制,歷經三十多道工序,讓傳統山蘭酒升級為清亮透明、酒質純凈、品質穩定、標準一致、可以長期貯藏運輸的現代化産品,同時傳承山蘭酒醇厚、香甜、微醺、令人過口不忘的品質特點,獲得市場青睞。

  這份對釀酒工藝的執着,讓酒莊成為海南第一家釀造山蘭酒的高新技術企業。同時,酒莊也帶動琼中各鄉村發展山蘭稻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山蘭酒是黎家人的當家酒。

  歷史工藝的傳承、鮮明的地域特徵、突出的産品個性、民族特色的風韻,賦予酒莊別樣的發展靈魂。

  這是自然的饋贈,也是歷史的饋贈,是山蘭稻與山蘭酒源遠流長的源頭活水。

  如果説酒是民族文化的符號載體,那麼酒莊就是一個展示山蘭酒原生環境和釀造歷史的舞&,是發揚山蘭文化的一個“支點”。

  酒莊負責人介紹稱,在釀酒之初,就計劃將老廠房打造成山蘭文化的博物館與體驗館,既能通過每一個體驗環節加深消費者對山蘭稻種植、采收、加工,山蘭酒生産工藝和産品的了解,又能打造一個集生態種植、釀酒工藝、匠人匠心、釀酒文化及黎族文化傳承於一體的文化集散地。

  按照規劃,酒莊將整合相關聯的文化元素,深化文化內涵,從飲酒場景、儀式、器皿、配餐等角度入手,構建山蘭酒獨特的文化符號,提升山蘭酒的消費文化、消費體驗、消費場景和消費儀式,構建山蘭酒的消費文化。

  “從一粒粒稻米,到一個個産品,甚至到一個個産業,人類古老的稻作——山蘭稻,依舊行走在這個充滿激情的時代,從琼中故事到海南故事,從海南故事成為中國故事。”酒莊負責人説。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