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推動自貿港發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新華網


海南推動自貿港發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2024-06-06   08:30:30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海南持續加強和改善民生,推動自貿港發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幸福生活入畫來

  “咔嚓!”卓熙媛和媽媽緊緊相擁,在鏡頭前留下珍貴一刻。畫面中,以山為幕、以綠為鏡,母女倆站在鐫刻“幸福照相館”幾個大字的相框前相視一笑。不久前,卓熙媛作為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的一員,赴法國巴黎唱響了美妙歌謠。

  一組組定格孩子們童真的瞬間,也照見了海南鄉村美育教育的文化魅力,以及村莊日漸紅火的美好生活。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海南聚焦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自貿港發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升“溫度”

  惠民利民的觸角更廣

  “阿公喝水。”海口市琼山區三門坡敬老院護理員蘇秀梅雙手扶着杯子,小心翼翼地遞給102歲的高齡老人張夢恩,“慢慢來,不着急”。

  “阿梅照顧我們很仔細!”一旁,70歲的吳財花對蘇秀梅讚不絕口。在蘇秀梅的悉心照護下,老人們笑容多了,敬老院人氣旺了,小院一片溫馨祥和。

  要老有所養,還要病有所醫。連續兩年,海南先後把開展老年人認知功能篩查、老年人認知康複數字療法列為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事項之一,更好地為老年人提供健康醫療服務。當一件件養老民生實事落實,老年人的幸福感更可持續。

  從溫暖“一老”,到服務“一小”,海南持續築牢人民群眾的幸福保障網。

  過去4年,三亞市第二小學羅蓬校區變化很大。“剛來時,孩子們沒有‘規範’的概念,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管理,都相對松散。”回想起初入學校的場景,該校執行校長孫令震不由感慨。

  羅蓬小學原是三亞吉陽區一所較偏遠的鄉村學校。2020年4月,該校納入三亞市第二小學直管。轉變,也是從那時開始——積極推進集團內部教師交流,建立資源共享機制、深入實施辦學理念、硬體提升等幫扶模式……一項項加快推進教育均衡化、優質化的舉措,激活了該校的“造血”功能,提升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圍繞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海南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過去一年,全省新增教育集團51個,培育新增優質學位11萬個;統籌推進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中小學和126所寄宿制學校項目建設,新增學位4.6萬個。

  惠民利民的觸角還在向更多領域延伸,讓群眾關切“看得見”、民生溫度“摸得着”。

  穩就業,舉措多多——辦招聘、搞培訓、建驛站,一項項溫馨便捷的服務讓更多人安家立業;減稅免稅、擔保貸款、專班服務,一個個貼心優惠的政策讓勞動者的人生舞&更廣闊。

  穩物價,成效顯著——多管齊下保供應、穩菜價,壓實“菜籃子”市縣長負責制,穩住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確保基本蔬菜均價不反彈。

  兜底線,用心用情——過去一年,基本養老金、醫保補助等完成提標,安居房開工2.5萬套、竣工3.3萬套,進一步兜牢民生底線。

  聚焦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海南將增收、就業、社會保障、保供穩價、醫療教育、住房保障等民生事項不斷融入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以實際行動讓百姓的幸福觸手可及。

  提“精度”

  解憂紓困的方法更優

  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民生服務的要求也從“有沒有”過渡為“好不好”,意味着民生服務要講求一個“精”字。

  一手攙着病患,一邊耐心指引,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護士長江雪銀的幫助下,年逾九旬並患有老年癡呆的封奶奶順利完成了掛號、就診、檢查等各個就醫環節。

  “真不知道怎麼感謝你們!”日前,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椰海總院就醫時,封奶奶體驗了一次醫院提供的“免費陪診陪檢服務”。

  目前,面向無家屬陪同的高齡老人,以及殘障人士、孕産婦等行動不便的患者,海口市屬各公立醫院內組建了專業陪診志願團隊,開通電話預約或“一站式服務中心”求助窗口,提供全流程“一對一”就診服務和指導,以及專業的健康宣教和用藥諮詢。

  更加精細化的服務,讓就醫越來越方便;數字化匹配需求,讓就業越來越高效。

  “能這麼快找到工作,這個小程序幫了大忙!”日前,海口市民符美煥在就業驛站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通過“海口經濟圈零工之家”微信小程序投出多份簡歷,很快就接到多家公司的面試電話。

  “這&設備掃一掃臉就能生成簡歷,並進行崗位範圍比較匹配,非常人性化。”今年春節期間,求職者李先生通過澄邁“1號求職機”,成功與理想就業崗位對接。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借信息化時代東風,海南積極推進“互聯網+就業”服務新模式,讓就業信息更快速、更精準地傳遞到廣大群眾手中,幫助群眾實現就業增收。

  為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在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指導支持下,全省已建成運行就業驛站244家,分佈在三沙市以外的所有市縣,其中高校站21家,且90%的就業驛站設在基層,構建起城區步行15分鐘,村鎮不超過5公里的就業便民服務圈。

  增“質感”

  幸福生活的成色更足

  年近六旬的吳青從小有一個“舞蹈夢”。前些年,她偶然得知海南文化館開設了各種門類的公益性藝術培訓班,便試着報名舞蹈形體養生班。

  從最初的手忙腳亂,到順利完成基礎的舞蹈動作,再到一步步登上專業舞&表演,吳青的信心越來越足,離夢想也越來越近,“站在聚光燈下的我,感到無比自豪!”

  日益豐富的藝術課程深受廣大市民群眾青睞。“每次發布培訓班、培訓講座等報名鏈結,大家都會踴躍參與,名額常常一搶而空,甚至不少年輕人也加入了‘搶課’大軍。”海南省群眾藝術館信息服務部主任姜影説。

  近年來,全省各級文化(群藝)館依託陣地服務、流動服務、互聯網服務、沉浸式體驗等多種手段,讓廣大群眾享受公共文化資源,更高質量地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大餐”輪番“上桌”,體育賽事同樣精彩不斷。眼下,文昌“排球迷”陳星浩最期待的,是即將開打的2024年“九九杯”海南(文昌)鄉鎮排球聯賽。

  距離上一屆海南“村VA”舉行已時隔一年,海南人民仍能感受到當時“火”力滿滿的氛圍——52場精彩賽事點亮了文昌鄉村的夏夜。觀眾們從十里八鄉甚至鄰近市縣趕來,場場爆滿,座無虛席。

  像這樣的熱鬧場景,在海南各地多有上演——“大咖”雲集的演唱會、音樂節接踵而至;《只此青綠》《紅樓夢》等高品質舞&劇逐一登場;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即將亮相鹿城……

  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為人民群眾帶來了有“質感”的幸福。秉承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海南為民辦事的步子邁得更大更實。

  今年的省兩會上,經過省人大代表現場投票表決,確定了免費接種乙肝疫苗、增加嬰幼兒托育托位數量等10項省級民生實事項目。這是全國首次在省級層面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標誌着民生實事項目由過去“政府提”轉為“群眾提、代表決、政府辦、人大評”。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一件件民生實事,一個個民生亮點,濃縮了海南自貿港發展的萬千氣象,共同繪就了海南人民色彩斑斕的幸福畫卷。展望未來,更多民生紅利將在琼州大地漸次釋放,鼓舞海南人民向着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昂首出發。(記者 張琬茜)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