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王下鄉:氣韻生動繪黎鄉

2023-06-19 08:23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昌江王下鄉堅定踐行“兩山”理念,創新推動“兩山”轉化——

  氣韻生動繪黎鄉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日前,昌江黎族自治縣霸王嶺下,順着蜿蜒山路,來自海口的自行車隊“海南四季單車”正騎行前往該縣王下鄉,一路呼吸清新空氣、遍賞山光水色。

  不多時,隨着“木棉花開時,我在黎花裏,等風又等你”的文字映入眼簾,眾人皆知,那處綠水青山格外“生動”的王下鄉到了。

  2018年,王下鄉獲評我省首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近年來,昌江堅定踐行“兩山”理念,創新推動“兩山”轉化,通過巧妙“落筆”、匠心“着墨”,在王下鄉繪出了氣韻生動的山水畫卷,使這個曾經全縣最偏遠、最貧困的黎鄉,一躍成為海南鄉村振興的“樣板間”。

  生動在詩意裏

  王下鄉的詩意,還未進村就埋有“伏筆”。

  一路到王下,車友們發覺,除了沿途的風光醉人,新修的柏油路十分平坦且有彈性,甚至把車輪的摩擦聲都“吃”了進去,令人格外舒適。

  良好感覺的背後,是政府對基礎設施的大投入。這條路是山海互通旅游公路的一部分,由政府總投資1.5億元,於2022年9月全線貫通,使王下鄉唯一的進出通道通行條件大為改善。

  王下鄉有個形象大門,上書“黎花裏”3個大字。隊員們被“黎花裏”這個名字美到了。取名人是省文聯一級調研員、王下鄉黎花裏鄉村建設項目總策劃林青。她解釋道,黎,指的是黎族風情;花,指的是木棉花;裏,指的是棲息地。

  這裡面,藏着一朵“花”的故事,確切地説,是黎花裏IP的故事。

  2022年,海南省“能力提升建設年”鄉村振興亮點展示擂&賽中,昌江黎族自治縣委書記陳儒茂講了在王下鄉如何念好“發展經”,答好“趕考卷”,開出“文旅花”的故事,奪得擂&賽第一名。

  同年,還有一個好消息:在全省鄉村振興大比拼活動中,昌江位居全省第一。這是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就在一年前,昌江在全省脫貧攻堅有效銜接後評估中還位列倒數第三。

  “花”開的背後,是一系列的布局謀劃。昌江縣委、縣政府請來策劃團隊,根據海南省“百鎮千村”工作部署,高位謀劃,以建設“中國第一黎鄉”為目標,創新發展生態旅游産業,把整個王下鄉作為“黎花裏”文旅項目來打造,也作為“兩山”理念的實踐創新基地。

  代表省文聯為昌江提供智力支持的林青,配合昌江進行頂層設計和策劃,探索走出一條政府資金“輸血”引導、市場主體“造血”運營、村民集體“滿血”參與的鄉村振興之路。

  除了一個動人的名字,昌江還推出了“深山藏王下 黎花三里尋”等一系列經典廣告語,讓藏在深山的王下鄉插上文化的翅膀。

  詩裏畫裏三派村、時光裏洪水村、酒裏歌裏浪論村,這裡有帳篷營地,有小溪流,有稻田,還有大溶洞、舊石器遺址,還有旅游驛站,網紅“打卡”點……這些地方,體現的是“處處見黎花,時時有詩意”的理念。

  林青介紹,王下鄉是個偏僻的地方,要吸引外來游客,就要把資源進行詩意包裝,“這使的是一種巧勁,投入不多,卻能讓山水多了一份靈動,讓偏僻成了資源。”

  生動在原生態裏

  原生態是黎花裏最核心的賣點,突出這一賣點,離不開産業的運作。

  近日,在浪悅黎奢民宿的餐廳裏,一場長桌宴正在舉行。浪論村黎族歌舞隊應邀為客人表演。

  5年前的2018年夏,也是一場歌舞引發了投資“盛宴”——在當地政府的邀請下,企業家年慧雲帶隊來浪論村考察。村裏組織了一場這樣的長桌宴和歌舞。淳樸的山歌勾起了年慧雲的鄉愁。經過進一步考察,她決定投資王下鄉。於是,名為“浪悅黎奢”的民宿拔地而起。

  浪論村黎族歌舞隊遠近聞名,它的原生態黎族歌舞吸引一批批游客慕名前來“打卡”。來過王下鄉的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撰文道,王下鄉給他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在這裡能體味到獨特的黎族風情。

  而如今,浪論村又多了一個重要的吸引物——高端民宿。群山腳下,一間間茅草屋掩映在蒼翠的綠意裏,富有原生態特色的民宿成了別樣的風景。

  民宿建設,秉持的是昌江的“三護”原則:保護當地原生態文化、保護原生態環境、保護原真民風民俗。

  浪悅黎奢民宿建成運營以來,總體營收達500多萬元,當地村民也獲得了可觀的地租分紅。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企業在時光裏洪水村又建了另一家民宿。十幾間金字形屋頂的茅草屋錯落在山林間,成為新的原生態風景。

  這裡有大片原生態的稻田。林青説:“我們在稻田邊設計了長廊,為的是方便游客停留下來體驗美景。”

  “常常有客人跋山涉水而來,只為在稻田邊喝杯茶。”年慧雲説,這就是王下鄉的原生態魅力,時光里民宿八成的客人都是在網上預訂的。

  生動在眼神裏

  保護綠水青山,要先“保護眼神”。在王下,我們聽到這樣新鮮的説法。

  這緣於當地政府的一個理念:鄉村振興可以“反哺”綠水青山,而鄉村振興根本在農民,安居樂業的農民。

  她的眼裏,是滿足——

  “您好,請問要預訂端午節的房嗎?您這邊幾人入住?有船型帳和星空帳,白天可以摸螺溯溪,晚上有燒烤和篝火晚會。”

  日前,王下鄉黎山麓驛站前&,服務員張慧妹熱情地向前來諮詢的客人推薦房型和活動。

  在今年“五一”假期,王下鄉民宿客人爆滿。如今,端午節還未來臨,已經有游客預訂了住房。

  2022年9月,黎山麓驛站開業。在海口打工的張慧妹回到家鄉當起了服務員。“這麼多游客都慕名而來,我為什麼還要出去打工?”張慧妹對能在家門口就業感覺到很滿足。

  “現在我家里正在準備開民宿。”説到這兒,她的眼裏閃過一絲光亮。

  她的眼裏,是閒適——

  村民林愛花在三派村口經營着農家樂。隨着游客的增多,農家樂的生意日漸紅火,林愛花便把在外從事酒店餐飲工作的大兒子叫回來當了大廚。

  美好的生活滋養出了林愛花新的興趣愛好。在農家樂的墻上,挂着一把吉他。高興時,她會悠閒地彈唱上一曲。

  這兩年來,林愛花學了不少曲子,要是有客人要求,她便抱出心愛的吉他為大家彈奏。

  林愛花參加過在王下鄉開展的“黎花知音”鄉村課堂培訓。這一由縣裏主辦的活動面向少數民族鄉村婦女,圍繞影視賞析、身心健康、創業就業、技能培訓等七大主題,提升鄉村婦女的綜合素質和生産生活水平,助力海南鄉村振興。

  黎花知音還通過培訓互動了解農村婦女的訴求,並向當地政府反映。活動策劃人林青説,只有讓農村婦女感到溫暖,感到快樂了,才能保住她們眼裏的清澈和生動。

  開民宿的韓眉平眼裏多了自信,種草豆蒄的林美燕眼裏多了期待,當上導游的張永興眼裏多了自在,組建黎族歌舞隊的林德軍眼裏多了笑意……

  在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幹的持續努力下,得益於特色旅游定位好、企業帶富機制好、政府市場關係處理得好,黎花裏項目發展迅速。

  在項目於2020年5月開始運營至今,王下鄉接待游客累計超45萬人次,旅游經濟收入高達7500余萬元,拉動全鄉2022年人均GDP突破2.2萬元,高於全縣平均水平。

  2022年4月,昌江縣委成立打造王下鄉鄉村振興樣板工作專班,高位統籌王下鄉鄉村振興和發展,向下一個目標“打造海南鄉村振興的樣板”衝刺。

  “木棉花開時,我在黎花裏,等風又等你”,俞敏洪説,這是王下鄉發出的最美邀約。(記者 李科洲 劉婧姝 林書喜)

[責任編輯 韓昊辰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70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