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裏,為動物創造一方天地

2023-06-05 08:33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搭建生態通道

  在城市裏,為動物創造一方天地

  “今天拍到原雞了嗎?”6月3日,在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蜂虎保護小區,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所長盧剛向正在拍攝蜂虎的觀鳥愛好者陳松問道。“今天沒有拍到,但是前幾天拍到了。”説完,陳松掏出手機,展示了一張原雞覓食照片。

  海口五源河,發源於海口羊山地區,全長不到20公里,從南往北流入琼州海峽。五源河非大江大河,但依託五源河建設國家濕地公園後,從羊山地區一路向北至琼州海峽,搭建了一條充滿野趣的生態通道,在城市中為野生動物創造一方天地。

  也正是這條通道,讓原本主要生活在海口羊山濕地的原雞,順着這條通道抵達城市並安家生活。“近期,我們還在蜂虎保護小區內發現了豹貓。”盧剛稱,保護小區離海口市政府僅500米,是一塊城市小綠地,在這種緊挨着居民生活地能夠發現豹貓、原雞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足以證明海口是一座生態友好城市。

  沿着五源河河堤道路向南溯源而上,一路是鄉野美景:長滿花草的河灘上,是牛羊的樂園;沿途的村莊旁,一片片稻田、菜地映入眼簾。不遠處,就是城市高樓大廈。“讓城市有鄉野,讓鄉野處於城市中。”海口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原本只是一項水利工程,但如今不僅可滿足水利需求,還成為生態樂土和城市景觀,這得益於其建設之初就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規劃設計。

  五源河濕地公園是貫穿海口城區的三條生態通道之一。為建設好這條生態通道,海口充分考慮野生動植物需求,將整個濕地公園規劃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等五大景觀段,並依託其特性打造出了河源保育區、濕地公園展示區、上游河道修復區、自然河流區、田園濕地區、都市生命景觀區、荒野河流景觀區及海洋與河流交匯區等八大景觀區。

  建成後的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內有紅樹林、沿海灘塗、內陸灘塗、河流水面、水庫水面、坑塘水面、溝渠和淺海水域型8個濕地類型,分佈有野生維管束植物96科318屬427種,野生脊椎動物25目66科154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如紅原雞、褐翅鴉鵑、虎紋蛙、花鰻鱺、豹貓等多達11種。

  2018年7月,海南省水務廳將海口五源河“濕地公園+生態水利工程”作為先進經驗和典型向全省推廣。2018年12月,海口五源河因生態治理成效顯著,入選全國黑臭河流生態治理十大案例,並在2019年12月正式獲批國家濕地公園。(記者 張期望)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966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