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優化營商軟環境 拼出發展硬實力
臨高金牌港打造裝配式産業新高地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從臨高縣工信服務中心獲悉:3月份臨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96.6%,位列全省第一。
今年以來,隨着臨高金牌港開發區迅速崛起和産業聚集,臨高工業産值持續穩步增長,一季度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1.2%,實現“開門紅”。
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海南自貿港産業園區投資合作大會上,臨高金牌港開發區公布一組發展裝配式建築産業的成績單:已進駐19家裝配式建築企業,其中6家已投産,實現産值約6.98億元,同比增長377.03%以上;10家在建(9家為2022年新開工項目),2022年完成固定投資9.98億元,同比增長105.64%。
“當我到多家企業實地考察後發現,臨高已經是海南裝配式建築産業發展的新高地。”日前,一位參加臨高金牌港開發區招商推介會的投資者向海南日報記者&&,下一步他們計劃落子金牌港。
優環境
服務貼心換企業發展安心
“我們部分員工晚上加班比較晚,下班後還得走到園區的主幹道坐公交,確實有些不方便,還請有關部門幫忙協調。”4月初,面對園區企業海南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的求助,臨高縣委組織部立即聯合縣交通局、公交集團等部門單位,現場實地勘查道路,量身為企業解決問題。
“之前針對園區企業員工夜班通勤難的問題,我們已經布設了公交線路,但是實際走訪後發現工作沒有做細,從企業的大門口到主幹道公交站路程較遠,我們立刻協調園區公交優化線路與班次,並加密班次,爭取企業員工就近坐上公交回家。”臨高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王政凱説。
員工夜班通勤難問題的解決,讓政府部門在園區企業中樹立了好口碑。據了解,臨高有關部門積極為園區企業提供周到的服務,協調企業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讓企業沒有後顧之憂。
去年12月29日,作為園區的省重點項目,海南綠色建築産業園竣工投産,裝配式構件年産量達10萬立方米以上。這樣一個重點項目,從拿地到建成投産不到1年,創下了“金牌港速度”。
“項目從選址用地,到竣工投産,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主要得益於臨高多部門靠前服務、精簡審批流程。”中鐵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梅洪亮&&,綠色建築産業園既是中鐵建設打造綠色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的一次探索,更是深入服務屬地建設、助力區域發展的積極實踐。
“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推動,相關部門為園區企業代辦和跑腿辦,相關審批用水用電開闢了綠色通道。”臨高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稱。
謀發展
擦亮裝配式建築金字招牌
“金牌港的美好故事才剛剛開始。”臨高縣委副書記、縣長唐守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在2023年海南自貿港産業園區投資合作大會上,臨高金牌港開發區與兩家重點企業簽訂投資合作協議,總投資約6.1億元。
如何乘勝追擊,打造臨高金牌港裝配式産業新高地?臨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金牌港開發區繼續擦亮裝配式建築的金字招牌,園區和政府各部門將聯合推動海南首個裝配式建築産業培訓基地的建設。
目前,金牌港開發區正在和上海交大教育集團、深圳眾友溝通合作辦學,成立一個全面裝配式建築人才的教育、培訓、勞務、産業技能培訓中心。目前深圳眾友已在臨高註冊成立公司,並在金牌港成功舉辦裝配式産業工人培訓班,計劃打造海南最大的裝配式産業工人培訓基地,預計每年將培訓近萬人的産業工人。
臨高縣委書記文斌&&,未來,臨高金牌港開發區將圍繞新型建築、海洋裝備製造、糧油加工物流三大主導産業,對照已謀劃項目清單,精準對接行業龍頭企業,集中力量開展産業招商攻堅戰,加快項目落地,實現産業延鏈、補鏈、強鏈的高質量發展,力爭新增産業鏈項目落地取得實質性進展。充分發掘金牌港開發區內外部企業資源,搭建政企交流平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力企業做大做強。(記者 賈磊)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