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琼中打通運輸堵點,推進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一路“綠燈”助“火熱”復工
9月7日,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體教融合産業發展(琼中女足)示範區項目一期工程現場,1&吊機穩穩將1根28米長的鋼梁送至指定位置,周圍7名工人圍在一起,在2小時內合作完成焊接。完工後這塊區域將成為A-2足球比賽場5000人的看&。
“目前要完成12根懸挑鋼梁的吊裝,已焊接6根,按照這樣的速度,預計9月中旬能如期全部吊裝好。” 項目負責人符文浩介紹稱,這是主體結構施工的最後一步,完成後方能開展後續施工。
按照原計劃,應在8月底完成吊裝。符文浩解釋稱,疫情導致鋼梁的運輸受阻,施工一度按下“暫停鍵”,琼中各部門協助項目復工,採取車輛“點對點”的閉環運輸方式,才解決這一難題。
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琼中堅持“一手打傘,一手幹活”,各職能部門在嚴格做好防疫前提下,為運輸“開綠燈”,保障材料、人員安全有序流通,提升社會綜合效益。
這一點,吊車司機唐能武深有感觸。唐能武駕駛的車輛無法通過“點對點”閉環運輸方式轉運,必須由本人駕駛進入縣城,操作機器。然而,唐能武所在的地區處於低風險區,按照規定,他無法進入琼中。琼中縣有關部門將情況摸底上報,確認他一直處於低風險地區,並連續72小時3次核酸檢測呈陰性後,為他發放授權書,派專人在高速公路卡口接他直達隔離點。經過隔離及連續核酸檢測後,唐能武順利到崗。
“點對點”的閉環運輸,恰好打通從路口到工地的“最後一公里”。在進入琼中的高速公路卡口時,抗疫工作人員核實送貨司機身份信息及核酸檢測結果,並給車門貼上封條。隨後,由琼中縣城投公司派車輛全程監督貨車直達項目工地。工地安排專人卸貨,貨車司機全程封門封窗,雙方全程“零接觸”。如此一來,貨車便可當日返回海口。
“除了最主要的鋼梁,還有油漆、混凝土等材料,都陸續運到現場。”符文浩最頭疼的問題業已解決,如今“有米下炊”,項目將調度人手連續作業,以完成滯後工期的生産任務。
如今鋼梁、吊車及時就緒,在符文浩負責的工地上,鋼結構安裝工、加工場焊工等施工人員陸續來到施工現場,項目復工火熱進行,5000人看&項目施工進度已超過單位工程總量的70%。項目負責人全程跟進並做好項目地“健康碼”掃碼監督、“身份信息”數據匯總工作,確保在建項目穩步推進不斷檔。
據悉,該項目的建成,將有助於琼中協辦海南琼中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U系列男女足賽事及“哥德杯中國”世界青少年女足冬季賽等賽事,進一步提升琼中女足品牌影響力。(見習記者 劉寧玥 通訊員 尹婉妮 林嘉慶)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