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紓堵點、解難題 推動“一手打傘、一手幹活”

2022-09-06 09:05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澄邁以更大力度紓堵點、解難題,推動“一手打傘、一手幹活”

  又聞廠區馬達轟鳴

  經澄邁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研究決定,從9月5日起,解除該縣老城鎮低風險區臨時靜態管理。與此同時,身處老城經濟開發區的眾多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迅速進入恢復生産軌道。

  如何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走穩復工復産之路?記者對澄邁復工復産中的部分企業進行了探訪。實踐證明,只要嚴格執行各項防控措施,在生産、運輸、經營以及職工用餐、通勤等方面杜絕隱患,就能動態地找到“一手打傘、一手幹活”的平衡點。

  暢通物流保産保供:

  嚴格閉環管理確保穩復産

  9月5日中午,一輛載有4000箱飲品的貨車緩緩駛出位于老城經濟開發區的海南頂津食品有限公司,開往海口。

  此輪疫情發生正值夏季,炎熱的天氣成為抗疫工作一大考驗,而該公司主要承擔了飲用水、飲料等防暑物資的保供任務。

  “保供物資在老城經濟開發區的幫助下,開具貨運車輛通行證,並經過澄邁有關部門的協調,暢通物資運輸道路,將飲品送往我省各地。”海南頂津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景健告訴記者,目前公司一邊忙生産、一邊穩保供,雖在8月25日因疫情防控需要暫時停産,但庫存充足,足以支撐保供物資任務。

  疫情發生以來,澄邁縣發改委組織對全縣270家“四上企業”進行實時監測,老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及時幫助企業特別是承擔保供任務的企業協調解決問題。截至目前,澄邁縣已向企業發放各類通行證3000余張,有力保障企業生産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

  充分挖潛提升産能:

  衝刺“滿血復活”狀態

  捕撈、衝氧、運輸、卸魚……9月5日,在澄邁縣老城經濟開發區的海南翔泰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翔泰漁業公司)的羅非魚加工車間外,一筐筐鮮活的羅非魚正通過傳送帶運往加工車間內,十余名工作人員正仔細查看羅非魚的新鮮情況,並進行挑選。而在不遠處的飼料打包倉庫,4名工人也正在生産線上快速打包。

  記者在水産加工車間看到,該車間300余名“全副武裝”的工人動作麻利,把羅非魚加工成鮮魚片等産品。一輛輛叉車在倉庫中穿梭,搬運貨物,而進去作業區的運輸貨車採取司機全程不下車的方式,統一由廠區內工作人員進行裝卸貨。

  “目前已開啟15條生産線,恢復了70%産能,一天可加工50萬斤的羅非魚,目前包裝材料等下遊配套還有部分影響。”該企業生産部經理宮福生告訴記者,該車間300余名工每人平均居住在企業的員工宿舍,基本可保障日常的用工需求。

  記者了解到,像翔泰漁業公司一樣,許多企業著力解決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問題,充分挖掘內部潛力,盡可能提升生産能力,正在逐漸恢復“滿血”狀態。

  科學引導農業生産:

  築牢農業種植養殖“防護網”

  企業生産不停步,澄邁同樣在築牢農業種植養殖“防護網”下足功夫。

  近日,距離老城鎮44公里的永發鎮永躍社區,從事紅鴨種苗養殖的澄邁正諾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要求,規范人員、車輛進出管理,每天定時、定點開展廠區消殺工作,確保養殖場正常生産。

  “我們養有種鴨5000多只,每天出苗2000多只。”澄邁正諾農牧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符史才説,這段時間他們嚴格落實防控,每天下午有專門車輛進來拉貨出去,每次都要進行消毒,確保場地的安全。

  據了解,澄邁縣有關部門也針對疫情給農業生産帶來的諸多不利因素,早研究、早部署、早應對,積極協調各部門對承運車輛辦理通行證,暢通綠色通道,及時解決養殖場飼草料、畜種供應等問題,確保畜禽産品産得出、運得走、供得上。

  “感謝政府第一時間給我們辦理的通行證,現在每天雞的出欄量大約是4000只,肉鵝的話有900到1000只左右的出欄,能夠拉到海口、澄邁各個地區進行正常的銷售。”澄邁衍旭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衍旭介紹,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該專業合作社內的飼養場地均進行封閉式管理,廠區內的人員一律不準外出,對場內各種設施實行專人管理,每天定時進行消毒。

  “科學引導,疏通堵點,抓保障促生産。”是澄邁各個養殖戶、專業合作社探索在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走穩復工復産之路的一次有效嘗試。(記者 高懿 彭青林)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897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