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成立專班對31家規模以上企業和54個在建項目實行閉環管理
儋州“雙統籌”穩住洋浦經濟基本面
9月2日上午,在洋浦經濟開發區保稅港區,海南恒豐河套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豐面業)的掛麵和波紋面4條生産線高速運轉,工人們戴着口罩在各自崗位忙碌,産品經自動烘乾、包裝、轉運,在倉庫等待裝車出區。
8月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儋州的生産生活按下“暫停鍵”。
保生産就是保經濟、保民生。儋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20余個職能部門組成的“雙統籌”及交通口岸工作專班,下設6個小組,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對31家規模以上企業和54個在建項目實行閉環管理,有效穩住洋浦工業經濟基本面,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確保海南工業“心臟”有力有序地跳動。
“點對點”服務
保障企業安全生産
本輪疫情發生後,儋州“雙統籌”專班緊緊圍繞“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工業經濟運行,“點對點”服務重點企業。
企業服務專員第一時間對接,組織重點企業做全員核酸篩查。同時“摸實情、問需求、解難題”,積極解決企業生産和員工生活難題,全力做好企業原料供應、産品運輸及抗疫生活物資保障工作。
8月24日,海南金髮科技有限公司進口37.2噸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申報通過採用“徑予放行”模式進入洋浦保稅港區。洋浦經濟開發區海關為企業制定個性化政策“服務包”,安排專人全程指導企業申報,及時協調碼頭、平台開發部門解決放行數據傳輸等問題,簡化了相關申報手續,讓貨物通關更加便捷。
“採用‘徑予放行’模式申報入區,申報內容比傳統報關單申報少30項左右,幾分鐘就完成審核、提貨入區,太便捷了。”海南金髮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彭峻説,採用徑予放行模式,該批貨物加工製成品後還可享受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
作為我省糧食保供企業,恒豐面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迅速啟動疫情防控和生産保障應急預案,安排一線工人吃住在廠裏,實行閉環管理,全力以赴保生産。
“我們克服困難,確保防疫不松、生産不停,全力以赴保障島內麵粉、掛麵以及波紋面等食品穩定供應。”恒豐面業董事長助理白永利説。
目前,洋浦各企業在閉環管理中開足馬力,確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轉。
“綠色通道”
為企業運輸保駕護航
為及時切斷疫情傳播鏈,8月7日,儋州市實行全域靜態管理。當地企業一時面臨貨物無法進出的困境。
儋州“雙統籌”專班連夜作出安排,洋浦交通運輸和港航局於8月8日上線儋州洋浦生活生産物資運輸通行證申領系統,線上對企業在“企業生産物資運輸”微信公眾號提出的問題或急需協調問題,有效快速解答;線下在洋浦綜治大樓一樓大廳開設獨立通行證受理窗口,為儋州洋浦確需運輸的防疫和生活生産重點物資進出提供便利。
“有一輛大貨車,從廣西南寧拉了一車保供蔬菜,需要綠色通行證。”“收到,馬上辦!”8月12日中午,在接到儋州公益性農産品批發市場管理方的請求後,專班成員現場協調,經細緻核查符合條件後,僅用10分鐘就給該貨車辦好了通行證。
與此同時,儋州“雙統籌”專班不斷完善通行證申領系統,將發改、科工信、農業農村、洋浦投促等專班成員單位陸續接入系統,按歸口原則負責審核,極大提高了辦理效率。此外還安排專人負責服務專線,以“電話線”聯通“運行線”,為企業講解電子通行證申請流程,協調聯合相關部門保障物流運輸、物資供應等閉環要素,讓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在疫情期間安心抓生産建設。
特事特辦
物資快速通關“零等待”
恒豐面業和澳斯卡國際糧油同處洋浦保稅港區,都是我省糧食保供企業。疫情期間,兩家企業根據要求,加班加點生産了878.8噸的掛麵、大豆油等生活保供物資。但時間緊,手續一時無法辦理齊全,擔心無法按時交貨。
在接到企業的訴求後,洋浦海關立即成立疫情保供專班,對該批保供物資進行專項服務,研究解決方案,從貨物申報、繳稅到放行僅用1小時,確保該批疫情保供物資快速通關,實現保供物資“零等待”。
“特事特辦,多虧有洋浦海關疫情保供專班的高效服務,保供物資才能快速出區,及時供應市場。”澳斯卡國際糧油董事長張慧説。
洋浦地區海關相關負責人説,通過“特事特辦”建立重點企業重點物資通關“綠色通道”,並結合疫情期間無法現場辦公的實際推行線上服務,採取24小時預約通關、“一票多車”便捷通關等方式,打通省內防疫物資大循環堵點,保障貨物快速通關放行。
在儋州“雙統籌”專班的努力下,疫情期間儋州洋浦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中石化海南煉化有限公司的産能已恢復到了疫情前90%的水平;海南響亮飼料有限公司産值不降反增,較去年同期增長8%。
儋州市政府和洋浦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儋州將繼續堅持“一手打傘、一手幹活”,解決企業難點、堵點問題,保障各類生産物資供應,穩住企業生産經營和重點項目投資建設,進一步暢通農産品供銷渠道,做到農業、漁業防疫保收兩不誤,積極推動全市生産生活秩序正常化。(記者 林書喜 特約記者 李靈軍)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