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負面清單順利推進,創新發展試點成效顯著
海南服務貿易發展“增量”又“增亮”
服務合作促發展,綠色創新迎未來。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上,“開放”“合作”是高頻詞。海南自貿港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服務貿易發展備受矚目。
9月2日,海南日報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以下簡稱負面清單)實施以來,海南服務貿易規模穩步擴大。近年來海南服務貿易發展量質齊升。
據統計,2021年海南實現服務進出口287.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54%。今年1至7月,海南服務進出口合計180.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34%,其中,商業服務進出口實現71.47億元人民幣,增長2.83倍;運輸服務進出口57.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59%。
旅行、金融、運輸……服務貿易不僅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更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據介紹,海南服務貿易發展量質齊升,主要體現在負面清單順利推進和創新發展試點成效顯著等方面。
截至目前,負面清單中的22項開放措施在我省實現政策落地,制度創新成效顯現:境外律所駐海口代表處業務從擔任政府兼職法律顧問向提供外國法律諮詢拓展;境外驗船機構在海南開展船舶檢驗機構活動5次;境外個人在海南證券經營機構開立21個證券賬戶,有12艘境外游艇自由進出海南口岸,不再向當地引航機構申請引航。
此外,創新發展試點成效顯著。其中,金融試點政策效果明顯,截至今年6月,我省積極開展服務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試點銀行3家,試點企業16家。今年1月至6月,海南省內銀行機構開展的服務貿易跨境人民幣結算16.75億元;1月至6月辦理的外商直接投資跨境人民幣結算132.61億元。
法律服務水平不斷提升,2021年,2家香港與海南合夥聯營所業務從民事案件向金融、知識産權拓展,案件增長4.4倍,業務收入增長50%。制定外國和港澳律師事務所駐海南代表機構從事部分涉海南商事非訴訟法律事務正面清單。今年8月,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成為我省唯一入選國家級知識産權強國建設試點的園區。
同時,我省積極推進國家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海南生態軟體園)、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海口市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産業園)、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三亞市中醫院)等三家國家服務出口基地成功獲批。
此外,制度創新取得積極成效,“將有關服務貿易管理事項納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構建多元化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工作機制”等創新案例入選全國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
省商務廳服貿處負責人&&,海南服務貿易發展量質提升有助於海南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提升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和競爭力,且利於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助力自貿港建設,探索更高水平開放。(記者周曉夢 通訊員趙嘉嘉)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