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儋州和慶鎮西流居紅衛隊香蕉基地,16名工人正在清洗、打包剛採摘好的香蕉。看到忙碌的景象,基地負責人符世讚長舒了一口氣,“工人來了,香蕉有救了”。
對這些工人,符世讚很熟悉。本輪疫情前,工人們在基地打了好幾年工,都是採摘打包香蕉的好手。該基地有380畝,當前,地裏有6萬多斤香蕉已成熟。
“再耽擱幾天,就要爛在地裏了。”符世讚説,連日來,看著地裏的香蕉陸續成熟,他一直很焦慮:由於全市靜態管理,住在雅星鎮的16名工人來不了和慶鎮。
怎麼辦?一份文件讓符世讚看到希望。8月24日,儋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農村防控專班印發了關於做好疫情期間農業生産工作的通知,明確低風險區生産用工僱主確需在該市跨鎮使用低風險區勞務用工的,按“四定”(定線路、定人員、定車輛、定時間)要求進行管理。
符世讚當即&&儋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並對接了和慶鎮相關負責人。他按要求提交了工人和車輛等相關材料,很快拿到了工人的接收證明和接送車輛的綠色通行證。8月28日晚,他安排了3輛車,前往雅星鎮接工人來香蕉基地。
“符世讚拿到的這張臨時通行證,是儋州疫情期間發放的第一張跨鎮用工‘通行證’。”儋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茍燎原説。
接到工人後,符世讚在香蕉基地中安排了專門的宿舍區,實行閉環管理。16名工人除了下地幹活外,其餘時間需要待在生産基地生活區。“在家裏待了快一個月,去基地打工,能給家裏增加不少收入。”工人李忠發説。
香蕉基地的農資也有保障。和慶鎮鎮長陳琦介紹,日前,和慶鎮遴選了農藥店、肥料店、飼料店和綜合性農資店各2家。該鎮組織農戶和農業企業統一集中採購農資,推行無接觸式配送,點對點送到村委會指定地點,並通知分時段,有序錯峰領取。
茍燎原&&,針對中高風險區農業生産人員無法外出生産問題,該市將指導各鎮組織有關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託管、代耕、代收服務。針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鄉的農民,該市將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通過互助代耕、土地流轉、託管服務等多種方式,幫助開展農業生産。(見習記者 曹馬志)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