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支“防疫天團”,“團員”年齡橫跨“60後”至“00後”,“戰力”強悍。
8月29日下午,海南日報記者驅車來到儋州市那大鎮洛南村村口,遇到“鐵將軍”把門。下車,量體溫,掃健康碼、行程碼,登記信息,經幾位村民確認無誤,並等到村支書林亞豐核對人員信息後,鐵柵欄被移開,記者才得以進村。
洛南村是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客家村莊,常住人口1600多人,靠近主城區,離涉疫重點區域僅數公里遠。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洛南村按照靜態管理要求,第一時間找來鐵柵欄,布設了6個卡點。然而,該村村幹部和駐村工作人員只有10餘人,疫情期間要安排人員值守卡點、開展核酸檢測採樣、保障物資供應等,人手一度“供不應求”。
起初,這個問題讓林亞豐頗為頭疼。村民得知情況後,紛紛主動報名參加村裏的防疫志願者,自發組建了一支“防疫天團”,成為守護村莊的堅實力量。8月28日,洛南村登上海南省首批“無疫村(社區)”名單。
今年50多歲的謝亞六是其中年齡最大的志願者,他每天戴着紅袖章、騎着電動車巡查,勸導村民不扎堆、不串門。“村裏的環村路有1公里長,有的村民吃完晚飯喜歡出來散步、跳廣場舞,容易扎堆。”謝亞六説,疫情發生以來,他和11名村民自發組建了村莊義務巡邏小分隊,24小時移動“監督”,杜絕了類似的扎堆現象。
該村還有一支年輕的核酸採樣志願服務小分隊,13名“00後”村民主動認領核酸採樣和信息採集任務,化身“大白”,在全村4個採樣點開展志願服務。“這些‘00後’上崗後,村裏每天都能按時完成全員核酸檢測,甚至會提前一些時間。”洛南村黨支部委員謝李善説。
“在接下來的常態化防控階段,我們將緊緊依靠這支‘防疫天團’,做好日常疫情防控。”林亞豐説,他們會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産”,築牢群防群治防線,守護美好家園。(見習記者 曹馬志)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