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事權下放激發基層發展活力

2022-07-09 09:29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解鎖”海口市深化擴權強區改革工作行動“密碼”

  事權下放激發基層發展活力

  日前,海口市委、市政府印發《海口市進一步擴權強區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和12個領域配套實施文件,明確將92項市級事權下放到市轄區(園區),這標誌着海口的擴權強區工作正式啟動。

  海口為何要開展擴權強區改革?擴權強區工作如何推進?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海口多位職能部門負責人,“解鎖”該市深化擴權強區改革工作的行動“密碼”。

  區縣興則區域興。

  梳理我國各地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可以看到經濟強市背後必有經濟強區作支撐。因此,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重點在區縣。

  就海口而言,因沒有設立縣,全市4個區和4個園區肩負着更為特殊的使命。它們是全市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是經濟增長的穩定器、資源要素的貢獻者、生態環境的涵養地、社會治理的主陣地。

  近年來,隨着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海口不斷推動市級權限下放,各區各園區謀發展的意識進一步增強、項目顯著增加、動力愈發強勁,發展成效持續顯現。

  但同時,在實際運行中,海口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不斷顯現。市、區兩級權限邊界不清晰不明確,區級經濟事務管理功能不全、權力責任不匹配、要素保障乏力等問題,制約了區級政府職能的發揮,導致發展活力動力不足。

  “海口各區對於轄區內建設用地、經濟收益沒有分配和使用自主權,導致區級開展産業招商和項目招引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海口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舉例説。

  同時,在全省19個市縣中,僅海口市具有市、區、鎮(街)三級政府構架。如何合理劃分三級政府事權、財權和責任,也是海口要着力探索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如何破解基層發展瓶頸?“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深入推進擴權強區改革。”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羅增斌&&,海口要通過放權賦能,讓各區、各園區更充分地配置本區域各類資源,更高效地組織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地激發自身發展活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大動力。

  海口擴權強區改革的着力重點是什麼?海口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的擴權強區工作,遵循應放盡放、放權賦能;合理劃分、權責一致;聚焦重點、穩妥推進;擴大增量、激發活力4大原則。

  “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禁止,且由市轄區(園區)實施更為高效、更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的市級管理權限,原則上下放到市轄區(園區)。同時,理順市、市轄區(園區)和市轄區與園區的關係,調動市轄區(園區)發展經濟的主動性,根據事權匹配原則,對財政收入、土地開墾指標等合理調整。”該負責人説。

  梳理此次改革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1+12+92”。

  “1”是指《實施意見》,其中主要任務涵蓋優化城鄉規劃管理、國土資源管理、城市建設維護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管理機制、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投資項目管理、交通路政管理、林業管理、機構和人事管理、財政稅收管理等10個方面,共31項具體措施。

  “12”是指12個配套文件,涉及財政管理、城鄉規劃和土地管理、城市建設管理、市政管理、園林綠化和環境衞生管理、投資項目管理、商務管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幼兒園管理、科技信息化管理、交通運輸管理、林業管理等12個領域。

  “92”是指細化下放事項(事權)92項。可歸納為4方面內容:一是優化財政體制,進一步增強激發各區(園區)加快發展活力。二是賦予規劃國土管理權限,區級擁有了項目落地自主權。三是理清了市政設施管養關係,解決了市區邊界不清、屬地責任不落實等問題。四是賦予區級社會管理權限,增強區級社會管理能力。

  “此次擴權強區改革是海口‘放管服’一體化的一次制度集成創新,下放權限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該負責人&&,通過此次擴權強區改革,海口區一級統籌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活力都將大大增強。(記者 計思佳 習霽鴻)

[責任編輯 韓昊辰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1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