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今年計劃對361棵古樹名木進行保護管理

2022-03-22 08:11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昌江今年計劃對361棵古樹名木進行保護管理

  為百年古樹“把脈治病”

  “太好了,古樹發新芽了。”3月20日,在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叉鎮乙勞村百年芒果園,昌江縣林業局組織珠峰林業生態研究所專家團隊對“生病”的杧果古樹進行“復診”。看到古樹重煥生機後,工程師文彬説,保護與修復古樹名木,就是保護歷史文化,每完成一棵古樹名木保護與修復,成就感十足。

  古樹名木是珍稀的林業資源。2021年,昌江全面啟動古樹名木保護與修復工作,投入16萬元專項資金,對國家公布的一、二級珍貴樹種及省政府確定的樹齡在100年及以上古樹名木,實行掛牌、設柵欄、支圍墻、立支架、填樹洞、置避雷針、防治病蟲害、施肥復壯等針對性救護措施,確保古樹名木健康生長。

  據昌江林業局古樹名木管理負責人介紹,今年昌江將投入24萬元,加強對361棵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

  據悉,該鎮361棵古樹主要分佈在海尾鎮、昌化鎮等鄉鎮,以酸豆樹、榕樹、杧果樹為主。

  “在進行針對性保護與修復前,我們根據古樹名木保護名錄對全縣361棵現存古樹進行了調查研究,確定其健康狀況,是否需要進行針對性救治。”文彬説,根據走訪調查,最後確認需要搶救性修復的國家二級古樹(樹齡300年至499年)共12棵。

  此次文彬的任務是對前期進行救治的古樹“復診”。“恢復得很好,已經長出嫩紅的新芽了,還結出了小芒果,生機勃勃的。”擁有8年古樹保護與修復工作經驗的文彬十分欣慰,“接下來,只要將古樹上的寄生植物清理乾淨,噴灑殺草劑,修復工作就算正式完成。”

  現場6米高的支架就地搭成,技術員楊開站在支架上,拿着刀具對寄生在杧果樹榦上不知名的寄生植物仔細清理。“這些植物寄生在樹上,吸走了它的養分,時間越長,古樹就越虛弱,需要及時清理乾淨。”杧果古樹下,文彬一邊做指導,一邊將清理下來的寄生植物展示給海南日報記者看。

  楊開清理的杧果樹有308年樹齡,胸圍370厘米,是國家二級古樹。去年11月,這棵杧果古樹被診斷出根係土壤板結、樹榦有白蟻、樹冠上有枯枝,生命力弱。文彬説,古樹上了年紀,各方面機能都有衰竭跡象,若不及時救治,古樹將面臨死亡。

  雖然保護與修復迫在眉睫,但仍需分階段、分步驟進行,對症下藥是關鍵,決定古樹成活幾率的是根係健康狀況。“好在杧果古樹的根係狀況良好,我們重新砌了樹池,樹池的直徑為樹榦的3倍,擴大根係與土壤接觸面積,幫助古樹根係充分吸取養分、透氣。”文彬説。

  説話間,文彬走進樹池,用手摳了一塊樹皮仔細觀察。“這些樹皮上粉末狀的物體都是被白蟻吃過的,去年噴灑了殺蟲劑,輸過營養液,現在白蟻已經不見了。”文彬説,今年3月底,12株古樹的保護與修復工作將全面完成。(記者 劉婧姝 特約記者 黃兆雪)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4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