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陵水&&惠農政策,把為民辦實事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
送技術強服務暢銷路 為民解憂助農增收
已過霜降,空氣中添了幾分涼意。
10月26日,還沒到7時,陵水黎族自治縣三才鎮花石村種植大戶葉泰銳就同往常一樣來到花石洋常年蔬菜基地。剛到基地,他一腳邁進田壟,低下身子細細查看線椒幼苗的長勢。
葉泰銳勤勞能幹,9月初冬瓜採摘完,他就開始忙着翻整土地,在180畝土地上種線椒、玉米、西紅柿。“今年縣裏有蔬菜價格保險,我還跟縣‘菜籃子’公司簽訂了協議,銷路不愁,心裏有底幹勁也足。”葉泰銳笑着説。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陵水始終堅持把為民辦實事、解難題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今年3月,陵水&&《陵水黎族自治縣2021年促進農民增收十六條措施》,送技術、強服務、暢銷路,在田間地頭為民辦實事,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種菜也要講技術,想提升産量,可要學習‘精細化’管理。”葉泰銳説話時手上的活也沒停,拿起噴壺朝一株小苗根部灑水。雖然已有十餘年的種植經驗,葉泰銳仍很重視學習技術。“前幾天,縣裏辦了培訓班,專門請老師來上課,我們長了見識,學了不少知識。”
葉泰銳所説的培訓班,正是本月20日開班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班,培訓涉及反季節瓜菜種植、家庭農場運營與管理、農産品品牌建設、電子商務多種內容,參訓人員中既有合作社骨幹,也有家庭農場、種植養殖大戶,覆蓋面廣。
助農增收,為民解憂。陵水敢於啃硬骨頭,用為民辦實事的實際成果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根據相關政策,今年,陵水實施“特色勞務,精準培訓”工程,圍繞種養、餐飲服務、建築技工、家政等職業能力開展“點對點”就業技能免費培訓並給予每人每天50元生活費補助。全年計劃培訓8000人次以上,此外,還將評選先進村、先進個人、創業典型,並分別給予3萬元、1萬元、1萬元的一次性獎勵,鼓勵種植戶學習技術,提升産量。
此外,陵水還將實行農作物年畝産“産值+産量”獎勵政策,對年畝産量、産值超同類作物年均産量、産值20%以上的給予每畝不少於1000元階梯式獎勵,進一步提升農戶種植積極性。
“我們種菜不怕辛苦,可最怕沒銷路。”回憶起前些年瓜菜滯銷的場景,葉泰銳語氣中增添了幾分痛惜,“以前,村裏不少人都很發愁。但今年,我們銷路不愁。”
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陵水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落到實處。陵水菜籃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河介紹,依託助農政策,今年陵水減環節、拓渠道,大大改善銷路難的情況。根據政策,該公司將採取“基地+公司+訂單”模式,開展“田頭直購”,對簽訂協議的種植戶做到保價、保收。
黃河還透露,“菜籃子”公司收購常年蔬菜基地的蔬菜後,將出具相關證明,種植戶憑此證明可向縣裏申請,按相關政策獲得每斤0.5元的獎勵。葉泰銳也是此政策的獲益人,今年豐收節,他作為代表上&領取了6.3萬元的資金。
同時,今年陵水還將培養百名電商創新創業人才,&&運費獎補政策,尋求與大型電商平台開展長期深度合作的機會,拓寬農産品線上直銷渠道,實施網銷本地農産品獎補政策,對年銷售本地農副産品達定額的企業或個人進行獎補,進一步拓寬銷路,激發種植戶信心。
陵水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該局還將積極動員黨員幹部深入田間地頭、農家庭院,從擴種增養、擴大就業、落實惠農政策、壯大村集體經濟等方面促進農民工資性、經營性、財産性及轉移性收入全面增收,着力解決群眾困難,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李夢楠)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