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化解不動産歷史遺留問題 惠及約23萬戶群眾

2023-06-15 08:33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我省化解1008宗不動産歷史遺留問題,惠及約23萬戶群眾

  打通“證結”解民心結

  項目建成年代久遠,找不到原始檔案材料;該拆的舊樓遲遲未拆,導致項目規劃核實無法通過;登記責任主體缺失,只因開發商突然玩起“失蹤”……

  “糟心事”五花八門,帶來的結果卻是同一個:買房多年難求一證。

  “拿不到證,房子就不能交易、無法抵押。”過去8年來,海口環島家園小區業主杓有榮遲遲領不到不動産權證書,這讓他不禁調侃:不動産真的成了“不能動”的資産。

  好在近年來,一場針對不動産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的“清舊賬”行動,正在海南持續推進。截至目前,我省不動産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比例已達79.43%。

  一證難求

  住進房子心卻懸着

  買房安家,本是喜事一樁,但入住不到2年,杓有榮便落下了“心病”。

  “都是開發商‘失蹤’給鬧的。”杓有榮説,他們一家於2016年入住海口環島家園小區,按合同約定,原本2018年即可拿到不動産權證,不料辦證手續才進行到一半,竟再也&&不上開發商。

  沒有“房本”,小區200多戶業主不僅住不安穩,在落戶、入學和貸款方面也屢屢碰壁。

  “沒人給我們辦證,我們只能自己想辦法。”無奈之下,杓有榮牽頭成立業委會,帶領業主們踏上自行辦證的漫漫長路,但進展並不理想。

  “遙不可及”的不動産權證,困住的不僅是業主,還包括企業。

  2018年,海口藍海瑞園(一期)小區通過工程質量竣工驗收後,業主陸續入住。但因小區內遺留有一處某單位宿舍樓遲遲未拆除,項目規劃核實無法通過,致使不動産權證“難産”。

  “這是項目用地出讓後就已發生的問題。”該小區開發單位相關負責人舒秋源説,問題無法解決,小區700多戶業主着急,他們作為開發單位同樣承受巨大壓力。

  面臨類似窘境的,絕不止上述兩個小區。

  因欠繳土地出讓金、跨宗地建設、違規建設和未通過竣工驗收等原因,臨高長勝君悅灣小區不動産權證遲遲未能辦理;由於早期檔案管理不規範以及工作人員的變動,琼中山蘭大廈項目的用地審批、土地證等原始檔案材料難以查到,導致業主無法順利將原頒發的房産證換成不動産權證……

  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實施以來,原分散登記時形成的歷史遺留問題大量顯現,導致無法按《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進行登記,造成不動産“登記難”。

  經摸排,海南全省共有1269宗項目因歷史遺留問題導致不動産登記難,涉及約24萬戶。

  靶向施策

  化解存量嚴控增量

  粗略翻看這1269本“舊賬”,會發現它們出的“岔子”各不相同——

  登記責任主體缺失、沒有用地手續或用地手續不完善、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或增加容積率、未通過規劃核實、未通過竣工驗收備案、欠繳土地出讓價款或相關稅費……

  “這些問題的産生,既有法治、體制和機制的原因,也有政府、建設單位的原因。”省資規廳相關負責人直言,不動産“登記難”的問題久拖不決,群眾利益得不到保障,嚴重影響了全省營商環境。

  “舊賬”當然要清,但難度不小: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要求。

  “因此,有必要在政策措施上有所創新和突破,為化解難題提供更多的政策依據。”該負責人説,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我省多部門於2021年8月聯合印發《關於不動産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處理意見》),針對導致不動産“登記難”的各類問題,逐條給出解決方式,為市縣政府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指出明確路徑。

  如此一來,各市縣在推動問題解決時有了底。

  海口市不動産登記中心法務科負責人陳清毅介紹,譬如環島家園小區這樣的情況,便在《處理意見》中找到了處置依據,即可由承繼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代為申請,或由市縣政府指定鄉鎮政府、街道辦、居委會、業主委員會、業主代表等,代為申請辦理。

  很快,環島家園小區被納入海口市不動産登記難處理範圍,辦證僵局被打破。

  盼望著,盼望著,不久前,杓有榮終於領到心心念念的“房本”,多年“心病”總算了卻,“這下,再也不用擔心影響落戶、入學和貸款了!”今年5月至6月,該小區50戶業主陸續領到“房本”。

  就在環島家園小區的不動産登記工作有序推進時,另一邊,藍海瑞園(一期)小區的舊房拆遷的歷史遺留問題也迎來新轉機。

  “《處理意見》&&當月,我們便積極推動解決該小區遺留宿舍樓的搬遷問題,指導建設單位有序完成土地性質變更、出讓金繳納等手續。”海口市資規局秀英分局規劃監管科四級主任科員曾振欣介紹,該項目於去年11月完成不動産總證辦理,目前已有超85%的業主領到“房本”。

  從環島家園小區到藍海瑞園(一期)小區,從解決一個問題到化解一類難題,如今在海南,一批批不動産歷史遺留問題正分類推進、應化盡化。截至目前,我省已解決不動産歷史遺留問題1008宗,涉及戶數約23萬戶。

  “舊賬”逐步還清,這一過程中,我省各市縣也逐漸形成一系列可借鑒的經驗做法——

  海口等地印發文件,重點補充了上級文件未明確的“開發建設單位不配合不動産登記”“法定代表人失聯導致申請主體缺失”等情形的處理辦法;琼海、陵水等市縣設立不動産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專窗,收集不動産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線索;還有部分市縣繪製了工作流程圖,逐一明確責任主體、辦理時限……

  “目前,我省不動産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比例已達79.43%。”省不動産登記中心相關負責人&&,在着力“清庫存”的同時,我省也正積極開展制度創新,推動“交房即交證”試點工作,從源頭打通“證結”,遏制不動産“登記難”問題新發。(記者 李夢瑤 通訊員 劉棠琳)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969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