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夏季溺水事故多發
如何在“黃金4分鐘”內正確施救?
發生溺水事件,如何正確施救?5月29日,國家水域救援三亞大隊大隊長於志良&&,人員溺水的黃金救援時間只有4分鐘,正確有效施救是避免悲劇的關鍵。
據了解,2023年5月以來,我省已發生多起溺水死亡事件,且溺水事件呈現高死亡率的特點。
於志良介紹,我省四面環海,海洋的暗流、離岸流及潮汐變化等都容易造成人員溺水事件發生。另外,我省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單次降水量大,易造成河流水流變化,水邊活動存在一定溺水風險。如遇人員溺水,可以通過借物救援、拋物救援、划船救援等方式救援。
發生溺水事件,如何正確施救
借物救援
在距落水者的距離較近(數米之內)同時落水者還清醒的情況下,借助某些物品(如竹竿、木棍等)把落水者拉出水面。
拋物救援
在落水者距離較遠同時落水者還處在清醒狀態的情況下,向落水者拋投繩索及漂浮物(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浮標、木板、圓木、汽車內胎等)。
划船救援
在寬闊水域並且有救生船隻的情況下,運用救生船隻劃到落水者身邊進行救援,並且最好由受過專業訓練的救援者參與營救。
游泳救援
只有在上述幾種施救法都不可行時,才能採用此法。最好由水性好同時熟悉和了解水情(如流速、水溫等)的兩個或三個成年人同時下水營救,這樣既可以在水中相互幫助,又能降低救援危險。下水救援者必須有熟練的游泳技術,並應盡可能脫去衣、褲、鞋、襪,最好攜帶漂浮物如救生衣、救生圈、粗木棍等。
岸上急救
將溺水者救出後的急救方法包括清理氣道、排水、心肺復蘇等。首先應判斷溺水者情況,如其心跳呼吸正常可將其嘴巴打開,拉出舌頭,清除其口鼻的淤泥,水草和分泌物,通暢氣道,並讓其趴於自己屈膝的腿上,使勁按壓其背部進行控水,若其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蘇。(記者良子 通訊員楊雄淞)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