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省博物館迎來春節假期客流高峰 觀展覽 品年俗 賞文化
湘A、川R、贛A、京Q……1月24日(正月初三)下午,海南日報記者走進省博物館,只見挂有多地車牌的私家車齊聚停車場,進館隊伍排成“長龍”。據悉,省博物館在當天迎來了春節假期的客流高峰,接待市民游客達8893人次。
第一次來海南過春節的安徽游客趙兆,把出行游玩的第一站選在了省博物館。“要了解一個地方,就要從博物館開始。我對海南的文化、歷史、地理很感興趣,也想在博物館裏了解海南的春節年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他説。
為回應群眾在春節期間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産品的需求,省博物館在此前推出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新春活動,包括製作書簽、剪紙、畫炭畫、雕刻椰殼等活動。這些活動在弘揚傳統節日習俗的同時,也為市民游客送上濃濃的喜慶年味。
“余永記、蔡升記、全豐泰……媽媽,這裡是微縮版的騎樓老街!”在省博物館海南風情陳列館裏,11歲的海口小學生蘇咏靜向母親蔡女士分享着自己的見聞。蔡女士告訴記者,前一天,她帶着孩子在海口騎樓老街感受了傳統年俗,現在特地和孩子走進博物館,探尋騎樓的歷史文化。
“騎樓片區保留着很多海口傳統年俗,在春節期間走進博物館,我希望能夠進一步了解騎樓,讓孩子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蔡女士説,此次的博物館之行,他們領略了南洋騎樓、火山文化、黎族織錦等豐富的海島文化,“文化味”讓這個春節更有意義。
在省博物館琼肴街展廳,許多外地游客“打卡”海南美食。天津游客盛偉在海南粉的展區前仔細閱讀海南各類粉的簡介。“在除夕夜的年夜飯上,我第一次吃到了海南粉,不同於北方麵條的口感,海南粉十分爽滑可口,我很喜歡。”盛偉笑着説,來到省博物館後自己才知道,海南粉種類如此之多,他準備把陵水酸粉、後安粉、抱羅粉都嘗一遍。
博物館裏逛了3個小時後,盛偉對海南的新春民俗、風土人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在文創商店裏購買了椰殼碗、咖啡禮盒、騎樓明信片、黎族大力神冰箱貼等“海南特産”,“在博物館裏過年,我不僅僅極大豐富了精神生活,在‘物質’上也是收穫滿滿。”(記者劉曉惠)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