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釋放“生態能量” 撬動“綠色增量”

2022-09-10 08:52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海南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設生態一流、綠色低碳的自由貿易港

  釋放“生態能量” 撬動“綠色增量”

  立秋剛過,濕地裏迎來了鳥類“新朋友”——

  近日,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灰尾漂鷸、普通燕鷗兩個新物種相繼被記錄,水豐草美的濕地裏再添新來客。本輪疫情發生後,該濕地公園(試點)的生態監測工作並未落下,目前濕地記錄的鳥類已增至163種。

  駐留的鳥兒,用翅膀為海南生態“點讚”。

  生態環境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地位。沒有好的生態環境,就沒有自貿港,建設生態環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貿易港、打造美麗中國靚麗名片是我們肩負的特殊使命。

  近年來,海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和“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表率。

  久久為功:築牢自貿港建設的生態環境保障

  “漲知識了”“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期待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推出研學項目”……

  近日,擁有眾多粉絲的科普作者、中國國家地理融媒體中心主任張辰亮再次來到海南,拍攝紀錄片,帶網友“雲逛”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紀錄片在bilibili網站上發布後,網友們彈幕不斷、讚嘆連連,大家透過鏡頭,看樹齡超過一千年的陸均松,看葉上長草,看高山雲霧林,看“植物天堂”該有的樣子。

  這片我國最接近赤道的熱帶雨林,總會帶給人們層出不窮的驚喜。

  從雨林到濕地,從海草床到珊瑚礁,從山川到海洋,海南有著獨特的生態係統與自然資源。綠水青山是水庫、糧庫、錢庫、碳庫,如何守住這一寶貴財富?遵循規律的科學意識和保護生態的務實行動都不能少。

  “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要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扎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海南子孫後代的金飯碗”“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品質底線”……近年來,在我省的重要會議和重要文件中,與生態有關的要求頻頻出現,既把方向、管全局,也重落地、重實幹。

  一係列密集制修訂的生態領域法律法規,和不斷完善的制度措施,有力推動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步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專章,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以下簡稱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中。同時,我省積極謀劃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配套立法,將《海南自由貿易港生態環境保護考核評價和問責規定》5項生態環境保護配套法規列入2022~2025年立法規劃項目。

  翻看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成績單”,生態家底日益豐厚——2021年,我省細顆粒物(PM2.5)濃度13微克/立方米,臭氧濃度處于近幾年的低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成為首批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之一;出臺“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意見,全省共劃定環境管控單元871個……

  省委書記沈曉明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非常關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深刻認識到海南的生態環境不僅是海南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人民的寶貴財富,保護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是海南各級幹部必須了然于胸的“國之大者”。

  示范引領:以標誌性項目打造海南生態新優勢

  心懷“國之大者”,需要大視野、大擔當、大作為——

  當前,我省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持續推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清潔能源島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禁塑”、裝配式建築應用和推廣、“六水共治”等標誌性工程落地。

  “海南科學保護了島嶼型熱帶雨林生態係統以及海南長臂猿等瀕危物種,可以説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中國國家公園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國家林草局副局長李春良評價道。

  公園內熱帶雨林面積佔比達73.89%、森林覆蓋率增長至95.85%、整合聯通原20余個保護地、涵蓋了海南島95%以上的原始林和55%以上的天然林、推進核心保護區生態搬遷、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恢復到5群36只……近年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持續邁出建設新步伐,為我省探索一條綠水青山轉為金山銀山的實現路徑。

  一項項標誌性工程,在持續滾動建設。今年初,隨著全省“六水共治”攻堅戰動員部署會召開,這項標誌性工程大幕隨之拉開。我省將治水攻堅作為“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係統推進治污水、保供水、排澇水、防洪水、抓節水、優海水“六水共治”,保護好海南島的“腎臟”。

  省長馮飛指出,要以標誌性項目為牽引,在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中,樹立一流目標,加強係統整合推進,加快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堅持以人為本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清潔能源島建設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推動低碳經濟發展潛力不斷釋放:2021年,全省清潔能源裝機比重提升至70.9%,較全國平均水準高23個百分點。截至2022年7月底,海南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6.51萬輛,佔汽車保有量的9.21%,在全國排名第二。

  裝配式建築應用和推廣,引領行業綠色轉型:2021年,全省裝配式建築産能增長1.3倍;裝配式建築面積2280萬平方米,實現連續4年逐年翻番……

  一批標誌性工程“重頭戲”的落地,既發揮其牽引、示范作用,更為海南生態築牢優勢。

  取舍有道:不斷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

  海風呼嘯,蘊含無限的“綠色能量”。

  規劃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達42億度——按照計劃,中國電建集團將投資225億元,在萬寧市東南部海域興建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立足海洋“捕風獲能”。

  我省海上風電發展版圖中,不止有萬寧市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當前,海南正全力推進海上風電項目和風電裝備制造産業,努力培育和打造千億級産業集群,目前確定海上風電示范、試驗項目6個,配套建設的裝備制造産業項目3個。

  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我省謀劃和推動一批像海上風電全産業鏈這樣帶動性強、可持續性好、綜合效益高的高品質項目,以集約高效的生産方式,讓能源産業轉型升級的“底色更綠”。

  碧海藍天、綠水青山,是一座座天然寶庫。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提到,海南自由貿易港推進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鼓勵利用市場機制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深山裏,有著綠色發展的新文章。過去,在五指山水滿鄉毛納村這一深山黎族村寨,由于山地多、耕地少,再加上好風景藏在深山人未識,餓肚子是村民常有的辛酸記憶。

  山野色彩斑斕,風景舊曾諳,如今改變卻不斷發生:因鄰近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村民們自稱“公園人”,村裏的生態旅遊、林下經濟逐漸在“升溫”,深山裏的大葉茶也越來越有名氣……今昔相比,毛納村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走上一條綠色轉變之路,用另一種方式續寫祖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新故事。

  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係,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項選擇題。在積極推動“兩山”轉化上,我省探索推進生態係統生産總值核算結果進決策、進規劃、進考核、進項目,形成應用范例;分區域、分領域、分行業開展試點示范和探索實踐,創新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發展熱帶雨林生態旅遊與林下經濟,統籌實施流域補償和環境治理,培育生態産品公用品牌,推動産業生態化和生態産業化。

  “取消12個市縣地區生産總值考核”“堅持戰略留白,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在沒想好之前,不急于開發,要舍得把好的資源留給子孫後代”……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中如是指出。

  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建設海南自貿港,始終貫穿著生態文明理念,持續推動生態的“高顏值”轉化為發展的“高品質”,不斷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記者 周曉夢)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99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