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省份1.8萬餘人馳援海南 眾志成城 攜手抗疫

2022-08-16 08:55   來源: 海南日報

  “在疫情面前,沒有地域之分,我們和海南是一體的!”8月15日,江蘇援琼醫療隊流調隊隊員李建軍對海南日報記者説這句話時,語氣中透着堅定。8月6日抵琼至今,李建軍帶着數十名隊員深入陵水黎族自治縣開展流調工作,在當地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來自全國20個省份的1.8萬餘人支援海南,開展督導流調、核酸檢測、進駐方艙醫院……各省援琼隊員分佈在海南各市縣,他們無私地將寶貴的抗疫經驗奉獻出來,不分日夜、不辭辛苦地奮戰在各個抗疫崗位,用汗水和堅守助力海南疫情防控,守護這座島!

  “只想早日戰勝疫情”

  8月15日20時許,位於海口市西海岸的海南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仍燈火通明,由江蘇援建的南京華銀醫學檢驗所氣膜實驗室還在繼續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江蘇省援琼醫療隊核酸檢測隊領隊王寧告訴記者,江蘇派出近1800人援琼,這些力量分佈在海南疫情防控工作的各個環節。“這次來琼人員都是多次參與過疫情防控、有支援各地經驗的人。”王寧説,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援琼工作,每天都關注醫療隊在海南的工作動態。

  “我們還帶來了數百台檢測設備,建立了南京華銀醫學檢驗所氣膜實驗室和南京羿檢方艙實驗室。”王寧説,其中170人駐守實驗室配合核酸檢測工作。

  8月8日以來,湖北援琼核酸檢測醫療隊分批抵達東方,幫助東方建設氣膜實驗室。武漢蘭衛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咏説,8月11日22時左右,氣膜實驗室試運行,8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

  東方氣膜實驗室共有6個氣膜艙體,有基因擴增儀器、核酸提取儀等設備,日均核酸檢測能力可達10萬管。“最快3小時出樣本檢測結果。”潘咏説,以前海南醫療隊也援助過湖北,希望能切實幫助東方提高核酸檢測效率。

  海南本輪疫情發生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簡稱上海九院)迅速派出120名醫護人員支援儋州抗疫。作為上海援儋州核酸檢測隊隊長,上海九院檢驗科主任助理甘桂芳帶領一支12人的核酸檢測隊伍於8月8日抵達儋州市,支援海南西部中心醫院的核酸檢測工作。

  今年,為了參與上海抗疫,甘桂芳將女兒送到位於江蘇蘇州的父母家。當時她就和女兒約定,等上海疫情過去,就盡快將她接回上海。

  後來,因為工作較忙,她一直未能履行這一約定。8月,甘桂芳原本計劃着將女兒帶回身邊,但海南突發疫情,甘桂芳想都沒想就報名馳援。“只想早日戰勝疫情,去將留在江蘇老家的女兒接回身邊。”甘桂芳説。

  “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援琼山東流調監督隊20多人於8月8日下午到達東方,次日一大早就各自奔赴崗位支援東方抗疫,主要負責對東方各隔離點、醫院等重點場所開展檢查指導,以及參與流調。

  “我們一部分人參與衞生監督,一部分人參與流調。希望通過技術指導和支持,幫助東方早日將疫情控制住。”援琼山東流調監督隊領隊、山東省衞生健康委執法監察局副局長姚元庚説。

  “我們到陵水後,縣裏對我們的生活保障很好,老百姓也比較配合。”李建軍時常告訴流調隊員,要注意解決密接和次密接人員面臨的各種問題,及時幫他們反映解決。“我們站在密接和次密接人員的角度去幫他們解決問題,他們才能信任我們,將情況及時告知我們。”李建軍説,在疫情面前,大家都是共同體,目標就是戰勝疫情!

  “天氣再熱,我們隊員也沒有喊累,沒有耽誤採樣工作,因為我們知道,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動作越快越有利於病毒的控制。”湖南援琼醫療隊隊員李奇告訴記者,大家穿着防護服上門入戶採樣,換班時全身濕透像剛游泳出來,不少老百姓給隊員們準備了椰子水、酸粉等特産,讓大家十分感動。“有的老百姓還心疼得流下了眼淚,這讓我們覺得暖心!”李奇説。

  江蘇省援琼醫療隊核酸檢測隊隊員王晨旭曾援助上海等地抗疫,這是他第一次到海南,雖然他們工作和住宿地就挨着海邊,但是由於工作壓力大和工作紀律,來了海南這麼多天,卻一直沒看到過大海。“希望疫情能早日結束,我們能在離開海南之前看看大海。”王晨旭説。(記者 馬珂)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91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