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城市靜下來 防疫跑起來

2022-08-16 08:51   來源: 海南日報

  24小時“白+黑”,工作人員兩班倒,三亞方艙醫院建設跑出加速度;醫護人員拉網式“掃樓”,確保核酸檢測不落一戶、不漏一人;成立生活物資保障工作專班,分級分類精準落實“足不出戶、上門服務”,保障市民和游客的生活需要……8月來,三亞在核酸檢測、方艙建設、保供穩價等多方面發力,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按下了“暫停鍵”,三亞這座旅游城市暫時靜了下來,各項防疫工作更好地跑了起來。

  核酸檢測速度快起來

  “您好,我們是社區工作人員,上門來採樣。”聽到熟悉的聲音,三亞灣社區居民喬曉梅打開了門。表明身份後,信息採集員立刻上前查驗居民身份、核對信息、掃描健康碼,隨後醫護人員上前採樣,大家分工明確,採樣過程一氣呵成。

  連日來,三亞持續增強核酸檢測力量,加快混管陽性排查速度,成立“追陽”別動隊,進一步優化“追陽”工作流程,持續推進“追陽”工作高效開展,快速排查鎖定傳染源,為疫情防控爭取更多時間。

  “‘追陽’工作要與病毒賽跑,要‘摳’時間,我熟悉社區情況,我申請加入。”三亞灣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麥珊珊是“追陽”小分隊的一員,為了提升“追陽”效率,她主動請纓成為“追陽人”,在她的幫助下,最多的一次,她帶領隊員們一天跑了16個小區,仍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採樣。

  城市靜下來,工作人員“跑”起來。除提升“追陽”速度,三亞還不斷優化核酸檢測方式,將採樣位置前移,從固定點位採樣變成“大白”上門採樣,提升檢測效率,避免交叉感染。

  為了讓核酸採樣速度快起來,同時避免人員聚集,採樣前,三亞依託社區網格員及時摸清區域情況,採取社區工作人員加醫護人員的組合,提前規劃好採樣路線,安排採樣順序,以單元、樓棟、住戶為單位,開展錯峰、錯時核酸採樣,最大程度避免人員聚集。

  方艙醫院建設跑起來

  8月15日20時許,位於三亞市體育産業園的三亞第三方艙醫院項目建設現場燈火通明,伴隨着起重機轟鳴、焊接火花四濺,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們來回穿梭,正進行最後衝刺,預計當晚開艙並收治首批患者。

  三亞迅速行動,全面落實應急措施,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方艙醫院建設。目前,三亞市第一方艙醫院及第二方艙醫院已經交付使用,第三方艙醫院、第四方艙醫院正在搶建。

  三亞市第三方艙醫院項目於8月10日開工,在三亞體育場一至四層公共配套用房基礎上改建,建設面積超8萬平方米。醫院規劃遵循國家標準和院感需求,按照“三區兩通道”的原則進行設計,與第一、第二方艙醫院保持一致。

  據介紹,在體育場的基礎上改造方艙醫院,面臨空間不夠集中、分區多而散的問題。時間緊,任務重,設計團隊與施工技術團隊緊密配合,依託醫院項目的豐富經驗,結合方艙醫院的特點,在加快設計進程的同時,提前規劃施工現場、提前備料、提前調運機械設備,為後續施工搶出了寶貴的時間。

  “我們調動了集團三亞區域的全部力量,迅速組織了管理人員和勞務工人進場施工,高峰期工人數量達到1100人左右,採用兩班倒的方式,人材機同步進場、水電氣網同步建設,24小時‘白+黑’不間斷施工。”負責現場施工的北京城建集團六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

  一張張隔離病床整齊劃一,每張病床都配備有被褥、床頭櫃及其他輔助設備和生活用品……8月11日晚,三亞第二方艙醫院項目如期完工交付,提供隔離病床2000張,目前已接收患者。

  “三亞各個方艙醫院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各個項目採取提前謀劃、交叉作業的方式,實現人、材料和機器協調同步進場,水電網同步建設,開工後24小時不停歇作業,爭分奪秒早日建成交付。”三亞城投集團有關負責人説。

  物資保障網絡密起來

  “這是政府發放的‘愛心包’。”日前,三亞市天涯區馬嶺社區黃龍街居民陳運忠的房門被社區工作人員敲開,雞肉、蔬菜、水果……看著工作人員送來滿滿當當的一筐愛心物資,陳運忠感覺很暖心。

  連日來,三亞多個社區的網格員客串“派送員”,每天四處奔走,向封控區居民送去肉、蛋、蔬菜等生活物資。

  本輪疫情發生後,三亞市區兩級迅速建立了生活必需品直供直配工作機制,並由區級精細化保障到社區。同時,三亞各區保障組組織轄區內的超市、平價網點、電商平台等供應企業,與社區(小區、村)結對子,採取“線上下單購物+線下無接觸配送+網格化精准保供”方式予以保障,織密物資保障網絡,讓群眾吃下“定心丸”。

  目前,大多三亞市民日常生活物資的採購方式從線下轉向線上。三亞多舉措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物資的持續供應,組織德航供銷、京東等重點保供企業,加快設立臨時前置倉、配送點,就近實施無接觸配送。

  為進一步規範疫情防控期間市場價格秩序,三亞緊盯該市蔬菜、肉禽、蛋、奶、米、面、油等生活物資和賓館、酒店價格,嚴厲打擊借疫情防控之機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以次充好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

  此外,為保障市民群眾正常就醫就診需求,三亞科學統籌調配全市現有醫療資源,並及時發布市民群眾就醫指南,中、高風險區群眾就醫就診由各區負責安排志願者、社區工作者等上門送藥或協調車輛送至紅黃碼醫療機構就診;針對非風險區域的普通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等不同群體,指導其到不同醫療機構就診,全力確保市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記者 徐慧玲 李艷玫 李夢楠)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891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