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賽上的鄉村“畫卷”

2022-08-03 08:38   來源: 海南日報

  5分鐘,可以講一個怎樣的故事?

  昌江黎族自治縣委書記陳儒茂從一朵“花”説起。

  “去年,村民自營的民宿、農家樂戶均增收15萬元,近百戶群眾銷售特色農産品,戶均增收2.2萬元!”8月2日,省政協會堂,站在巨幅的昌江王下鄉風景圖前,他將這個曾經不通車、不通電、不通網的深山黎寨,是如何開出“文旅花”的故事,娓娓道來。

  講故事的人語氣高亢,台下聽眾聚精會神。

  當天,一場別開生面的“擂&賽”在這裡舉行。

  “打擂&”的是誰?來自全省18個市縣的黨政主要負責人。

  比什麼?鄉村振興亮點。

  “糯米二兩肉二兩,五張粽葉一蛋黃,三縱三橫緊緊綁。”定安縣委書記劉峰松的故事開篇頗為誘人,他將“亮點”濃縮在一個個定安粽裏,“如今,定安大大小小的粽子企業有100多家,粽子品牌有50多個。”

  “我們跳出椰子只適合在沿海規模化種植的慣性思維,攻克‘椰子上山’的技術堵點,把椰子種出了‘科技范’。”屯昌將金椰子作為産業切入點和發力點,該縣縣委書記凌雲的講述則從一個個金椰子開始。

  “我們比照廣西螺螄粉、福建沙縣小吃,以‘三促、三化、三聯’為抓手,打造文昌雞特色産業,助力鄉村穩步振興。”輪到文昌市委書記龍衛東登&,故事的主角當然是一隻只文昌雞。

  從定安粽到金椰子再到文昌雞,一個個活色生香的“5分鐘”,串起一幅亮點紛呈、交相輝映的鄉村振興畫卷。而這樣一幅畫卷裏,當然少不了人的故事。

  將柚子從3.5元一斤賣到398元一個的“柚子夫婦”,是澄邁小有名氣的新農人。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澄邁縣委書記尹麗波給出答案:“品質”和“品牌”。

  昔日的貧困戶梁冬梅,今年收入15萬元,住進了“荔枝樓”。海口市委副書記、市長丁暉説,她的幸福源於火山荔枝品牌效應,而後者又離不開“品牌響、物流快、上市早”三個關鍵詞。

  從漁村姑娘到全國沖浪冠軍,黃瑩瑩的成長故事是萬寧抓住人才“金鑰匙”的一個縮影。萬寧市委書記蓋文啟説,萬寧解鎖産業致富密碼的“金鑰匙”還有黨建、生態和政企協作。

  對於不同市縣而言,打開鄉村振興大門的“金鑰匙”各不相同。“金鑰匙”怎麼找?擂&上,每一位講述者都給出了不同的“答卷”。

  “答卷”,沒錯。這是一場“講”鄉村故事、“亮”工作成效、“比”工作幹勁的“擂&比武”,各市縣“比武者”逐一登&、各顯身手,來自國內高校、省相關部門的評委現場亮分,真刀實槍。

  “95!”這是當天的最高分,得主為昌江,得分來自主題內容、語言表達、展示颱風與展示時間的綜合考量。實至名歸,講述者結尾時發出的那份邀約——“木棉花開時,我在黎花裏,等風又等你”,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登&打擂”是為了互學互比、以競促幹,而當一條條從基層實踐中摸索出來的金點子頻現時,“擂&”也儼然成了集智慧、開思路的“課堂”。

  從三亞“錢糧雙豐收”的做法,到陵水遠景村通過走傳統農業組織化生産之路實現逆襲,再到琼中以國企平台公司吸引一批社會資本進村……正如當天的評委、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汪三貴所言,當18個市縣的18個實踐故事一一鋪陳開來,構成的正是一幅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琼島鄉村新景。(記者 李夢瑤)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888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