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東方市感城港灣,風車沿着海岸線排列,風光旖旎。這是東方市風電基地,目前已並網運行,每年可新增綠電2.49億千瓦時,海上綠電通過大電網源源不斷送入千家萬戶。
“十四五”以來,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緊扣海南“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推進綠色高效、柔性開放、數字賦能的新型電力系統示範省建設,打造綠色增長“引擎”,交出服務海南自貿港“雙碳”發展的時代答卷。
新型電力系統示範建設成型起勢
今年3月,博鰲東嶼島宣布由“近零碳”邁入“零碳”,成為我國首個熱帶地區新型電力系統示範區;海口新型電力系統綜合示範區建成分佈式光伏項目122個,年發電量可滿足3.7萬戶家庭用電需求;依託針對性技術攻關,海南電網打造海島供電“新模式”,採用大電網延伸方式為三亞西島等29個島嶼供電……海南新型電力系統示範建設亮點紛呈。
在海南“向綠圖強”、紮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大背景下,海南電網公司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賽道上搶點布局,依託綠色化、數字化的“兩化”協同,推進海南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兩型”建設。
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前,一排整齊的光伏地磚成為熱門打卡地。在博鰲東嶼島,類似的光伏玻璃、屋頂光伏比比皆是,全島光伏一年可産生綠電2800萬千瓦時。依託博鰲東嶼島近零碳新型電力系統示範區,博鰲東嶼島供電可靠性提升至99.999%,博鰲亞洲論壇所有場館均使用100%的綠電。
今年9月,博鰲東嶼島零碳示範園區項目入選2025年“全球能源互聯網十大引領工程”。中遠海運博鰲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説,“我們充分利用島上閒置的屋頂、空地,設計安裝光伏太陽能發電板,保障博鰲亞洲論壇期間綠電供應。”
東嶼島新增的綠色電力監控系統,通過搭建“綠色電力電源一張圖”,實時接入集中式光伏站和分佈式光伏站的數據,全面監控綠色電力系統的運行情況。用戶不僅可以查看光伏發電的總量,還能詳細了解每一處光伏站的發電明細。一系列智能化、數字化的創新功能,提升了博鰲亞洲論壇電力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2024年底,我們啟動了第二批新型電力系統典型示範項目,決勝新型電力系統主戰場的力量不斷積蓄。”海南電網公司規劃部總經理余浩介紹,2025年底,基本建成海南省高比例清潔能源新型電力系統示範區、海口新型電力系統綜合示範區等7個項目,為全國能源轉型提供“海南樣本”。
按照海南自貿港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島、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總體目標,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海南新型電力系統省域示範建設重要性更加凸顯。
10月30日,《海南清潔能源島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實施方案》實施,海南電網將聚焦清潔低碳電力供應、數字電網韌性提升、綠色電力消費升級、靈活調節能力提升、智能調控體系建設、市場體制改革深化、關鍵技術創新驅動、陸海多元集成應用等八大工程,全力打造堅實可靠、綠色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支撐海南自貿港更高水平的開放與更高質量的發展。
數字化轉型 驅動電網提檔升級
隨着國家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化,海南清潔能源島及智慧海南建設加快推進,海南電網公司“十四五”期間投資約270億元建強建優數字電網,促進數字技術與電網業務深度融合,形成了500千伏數字電網基建平台、“一張網”監管與運營服務平台等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數字電網示範應用。
全國首個500千伏省域數字電網——海南500千伏主網架工程建設2023年8月啟動,圍繞清潔低碳、綠色高效目標,全力打造數字電網建設典範。
“我們着力打造500千伏數字電網基建平台,與數字電網平台各業務系統全面打通,強化全流程數據貫通,對500千伏主網架工程的建設過程和環境監測實現可視化、規範化管理。”海南電網公司基建部副總經理、工程負責人張耀山説。
據介紹,該工程建成投産後,最大輸電能力達到350萬千瓦以上,既能保障海南自貿港加速建設的用電需求,還能帶動大容量核電、大規模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的安全送出,有力支撐海南新型電力系統省域示範建設,服務海南綠色轉型發展。
早在2022年5月,海南電網公司牽頭組建海南省充換電一張網公司,完成了充換電“一張網”監管與運營服務平台的整合與搭建工作。此外,海南電網公司主動對接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創新建立政企合作共建平台模式,建成了全國首個政企合作省域應對氣候變化管理平台,實現生態環境大數據和電力大數據的融合,該平台入選了生態環境部首次發布的全國第一批自貿區(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案例。
“應對氣候變化智慧管理平台推動‘電力+碳排放’管理模式在海南省碳排放監測中的應用,形成海南碳情觀察月報機制的‘智慧治碳’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海南碳排放數據管理效率。”海南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總經理李東海説。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海南電網公司推動源網荷儲聚合平台投運上線,具備對海量分佈式儲能、光伏、充換電站等資源“可觀、可測、可調、可控”能力,並與海南省級虛擬電廠、“一張網”平台等省級平台實現互聯互通,累計接入分佈式資源30萬千瓦,其中可調負荷達5萬千瓦。
以電添綠 賦能海南自貿港低碳轉型
在五指山的茶葉加工車間裏,工人們正將茶農們剛采收下山的一籃籃鮮葉,鋪送至殺青機。在穩定電力的驅動下,包含烘乾、揉捻、殺青、炒制等環節的全自動生産線正全速運轉,一派繁忙景象。
毛納村住宅屋頂上,光伏板源源不斷輸出清潔電能,家家戶戶均使用節能燃氣灶烹飪飯菜,形成低碳出行、低碳居住等生活方式,可再生能源路燈佔比100%,公共場所一級能效電器佔比100%,村內低碳公共交通工具佔比100%。
截至2025年10月,海南全省發電上網電量中,清潔能源裝機佔比(含氣電、儲能)87.2%,發電量佔比72.12%。
“高效消納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靈活應對其間歇性、波動性等挑戰,實現‘源網荷儲’安全綠色,新型電力系統起到了調度中樞的作用。”海南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高級經理戴揚宇説,針對高比例新能源海島型電網特點,新型電力系統的海島範式,依託堅實的數字電網底座、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建設以及市場化機制創新,為全球島嶼經濟體提供了寶貴的“海南方案”。
今年國慶期間,3000多公里外的內蒙古綠電跨越大半個中國輸入海南島,首次實現縱貫南北的“削峰填谷”與“負荷轉移”,有效提升了跨電力經營區、跨省區、超大範圍的供電穩定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廣州電力交易中心交易組織部負責人&&,此次交易暢通銜接了跨電網經營區的送電機制,實現了全國電力生産力布局的“南北貫通”,優化了電力資源跨經營區的配置,是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的重要實踐和標誌性成果。
當前,海南電網公司正系統謀劃“十五五”,圍繞海南“三區一中心”發展定位,以數字化綠色化協同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加快構建清潔能源島新型電力系統示範省,服務海南“雙碳”目標實現和清潔能源島綠色發展。(朱瀅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