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洋浦港”登記數量和運力規模穩居全國自貿港(區)首位-新華網


“中國洋浦港”登記數量和運力規模穩居全國自貿港(區)首位

2025-11-06   09:00:15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在繁忙的洋浦港,不斷有船來,又不斷有船走。近日,伴隨着嘹亮的汽笛聲,泛亞航運“澤鑫駿瑜”輪穩穩靠泊在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一階段)二期6#泊位。這艘船是新泊位建成後造訪的首單“顧客”。

  讓不斷到來的船舶有位置可停泊,這是碼頭擴建的意義。隨着新泊位的正式投用,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整體作業岸線達到1970米,年通過能力提升至500萬標箱,可滿足全球最大2.4萬箱位集裝箱船通航需求。

  船來了,貨物就來了。港口的岸橋、場橋抬起又落下,將船舶上的集裝箱裝卸到岸上。2025年1月至9月,洋浦港口貨物吞吐量6183.92萬噸,同比增長30.31%。

  還有越來越多的船舶“落戶”洋浦港。“選擇船籍港,就是給船舶上戶口,我們看中這裡一系列含金量極高的政策和貼心服務,公司兩條冷藏運輸船和1條海上供油船都落戶‘中國洋浦港’。”中水集團遠洋股份有限公司航運部總經理趙興法説。

  2024年12月在洋浦揭牌的海南國際船舶登記管理局,負責“中國洋浦港”籍船舶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註冊登記“中國洋浦港”的國際船舶65艘,總噸位351.32萬噸,總運力613.10萬噸,數量和規模穩居全國自貿港(區)首位。

  10月31日,海南國際船舶登記管理局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中國洋浦港”籍船舶服務保障一體化工作的通告》,創新建立覆蓋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後閉環的全周期“中國洋浦港”籍船舶服務保障一體化工作機制,進一步釋放市場主體活力,保障航行安全。

  繁忙的洋浦港,不斷有巨輪從此處出發。至於駛向哪兒,東南亞、南亞、中東、南美……答案正一步步擴寫。

  10月27日,隨着“中遠亞洲”輪緩緩駛離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洋浦港至秘魯錢凱港集裝箱新航線正式開通。該航線由中遠海運集團運營,投入10艘大型集裝箱船舶保障運力,搭建了海南直航南美西岸的關鍵一環,也進一步豐富了洋浦港航線網絡布局。

  “海南羅非魚等冷凍水産品運輸無需輾轉,能以更短時間抵達秘魯、智利等市場。秘魯牛油果、智利車厘子等特色農産品,將憑藉‘航線直航+自貿港政策’的雙重優勢,實現更低物流成本、更新鮮品質的直達供應。”海南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業務助理王學海介紹。

  截至目前,洋浦港已累計開通外貿航線33條、內貿航線30條,形成“兼備內外貿、通達近遠洋”的航運網絡新格局。

  來往的船舶越來越多、噸位越來越大,提升港口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能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儋州洋浦謀劃了27個港航項目,預計總投資超600億元,從“港、航、産”方面,高標準、高起點、全方位推動洋浦港實現跨越式發展。

  10月10日上午,船長162米、載重16563噸的“馬卡薩”輪與船長143米、載重12781.7噸的“海豐聯發”輪一進一出,在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航道3/4號浮水域“迎面相會”——這標誌着洋浦港航道中外段首次實現萬噸級船舶雙向通航。

  雙向通航模式從根本上打破了以往船舶單向排隊的通行桎梏,讓船舶進港待泊時間縮短近30分鐘,助力貨物運輸提效增速,為客戶降低物流時間成本。

  汽笛聲聲,洋浦港的船舶從哪兒來?又到哪兒去?能到哪去?越來越多的巨輪用身後的浪花譜寫着答案。不遠的將來,這個岸長44千米、面積約24萬平方千米的港口,還將連接更遙遠的海洋,通往更廣闊的天地。(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心怡)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