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 解讀海南博士後工作崛起密碼-新華網


從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 解讀海南博士後工作崛起密碼

2025-10-30   22:42:18
來源:新華網
字體:

  10月28日,第三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福建泉州閉幕。海南大學張立定團隊憑藉《AD血液多種核心標誌物同步檢測的比色/SERS雙模式傳感平台的構建及其在早期快速診斷中的應用研究》項目,榮獲銅獎,實現了海南在該賽事獎牌“零的突破”。

  該項目致力於開發一種便捷的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篩查技術,旨在讓該病的檢測如同日常血糖檢測一樣簡單高效,從而推動“早發現、早干預”目標的實現。

  此次海南選派14個項目參賽,涵蓋生物醫藥、現代農業、人工智能等多個前沿領域。這批成果的集中展示,不僅是海南科研實力的體現,更是博士後工作向“新”而行、穩步發展的生動見證。

  新領域突破:大賽現場的“海南智慧”

  實時運轉的“守望者”近海智慧監測系統、小巧精準的海龜監測設備、精美的熱帶海洋大型珍珠貝貝雕、菌身奶白的紅托竹蓀……走進海南省博士後綜合交流對接展區,一件件成果引人駐足。

代表隊出發前在機場合影。新華網發

  海南代表隊參賽項目於25日至27日集中亮相大賽總決賽。它們從碧海青山中汲取靈感,以突破性思維將本土資源淬煉為競爭優勢,勾勒出一條科技賦能産業、智力驅動發展的海南路徑。

  “今天,我要講的是一朵紅托竹蓀從貴州山林來到海南膠林的故事……”在創新賽現代農業與食品賽道的賽場上,海南大學作物學博士後王童欣娓娓道來。她們團隊獨闢蹊徑,在橡膠林下發展紅托竹蓀生態高值種植技術,為紅托竹蓀開闢了橡膠林下的陰涼之所,同時也解決了在貴州冬季無法生長的難題。“一地兩用、生態循環”——這一“林上産膠、林下出菇”的智慧模式,不僅提升了土地産出效益,更是將“立體農業”從理念變為現實,為海南熱帶農業升級打開了全新的局面。

  在競爭激烈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賽道,海南大學博士後李修來所在團隊的“空天地海”一體化智能管控系統引人關注。該系統織就一張集無人機、衛星、雷達與AIS信號於一體的立體監測網,破解危化品水路運輸監管、無人海島守備、重要通道反偷渡等難題。目前,該系統已偵破多起走私案件,服務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

  《熱帶大型珍珠貝類種質鑒定與利用》項目也正為海南珍珠産業注入新的科技動能。該項目參賽選手三亞熱帶水産研究院和上海海洋大學聯合培養的海南大學在職博士後鄭興指出,海南的大型珍珠貝資源稟賦優異,屬於高值産品,但目前許多海域資源尚未得到充分開發。他重點介紹了該項目的産業化前景:“如果實現規模化應用,一方面將為傳統漁民提供重要的轉型契機,另一方面將推動相關企業從傳統農業邁向高端漁業、高端農業。”

  從廣袤的綠色田野到深邃的藍色海洋,總決賽現場涌現的“海南智慧”生動證明:把才智與腳下的熱土緊密結合,便能催生突破性的創新力量,這正是海南博士後工作向“新”而行最堅實的底氣。

  新平台支撐:構建全方位人才培養體系

  宏偉的産業藍圖需要堅實的人才基座支撐。在加快構建“4+3+3”海南特色現代化産業體系、全面推進“五向圖強”戰略的進程中,一個與産業發展同頻共振的博士後人才培養體系正日臻完善,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

  歷經二十余載精心布局,海南已建成涵蓋16家流動站、39家工作站、33家創新實踐基地的博士後平台網絡,精準對接四大主導産業與三大未來産業發展需求,形成了層次分明、覆蓋全面的“梯隊發展、分類培育”生態。

  平台體系中,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崖州灣國家實驗室等博士後站點作為創新創業載體,成為博士後人才投身國家戰略的主戰場。這些平台不僅匯聚了豐富的科研資源,還通過協同創新機制激發人才活力。“海南自貿港的創新政策環境為我們青年科研人員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和發展空間,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對我們項目給予了很大的指導和資助。同時,海南大學在科研平台、實驗條件和團隊建設方面也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大賽銅獎得主、海南大學副研究員張立定如是説。

  海南正通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博士後培養體系,將産業需求精準轉化為人才成長機遇,讓每一位科研英才都能在海南自貿港的廣闊舞&上綻放光彩、成就夢想。

代表隊在海南省博士後綜合交流對接展區合影。新華網發

  新機制賦能:政策創新激發人才活力

  海南博士後工作的跨越式發展,得益於一套精準發力、持續創新的政策體系。近年來,海南實施博士後倍增行動、“南海”人才開發計劃、“四方之才”匯聚計劃等人才政策,通過系統性、大力度的制度供給,為青年科技人才構建了極具吸引力的創新生態。

  政策保障體現在資助體系的全面升級。如新設立的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站、實踐基地,分別可獲得最高50萬元、40萬元、20萬元建設經費資助。符合條件的在站博士後不僅可獲得每人每年15萬元的日常生活資助,還可申請同等標準的研究項目資助,優秀項目更可獲得10萬元的面上資助。全方位的資助體系,讓青年人才能夠潛心科研、專注創新。

  博士後政策與其他人才政策協同聯動。符合條件的博士後納入海南省高層次人才範圍,可對應享受落戶、住房租賃補貼和購房補貼等人才優惠政策,出站考核合格的還可直接認定高級專業技術資格。這些政策形成“資金保障+發展平台+貼心服務”的立體化政策生態,實現了從單一科研資助向全方位、全周期服務支持的轉變。這些舉措有效激發了博士後人才的創新潛能和創造活力,形成吸引海內外英才匯聚海南、扎根海南的強大磁場。(陸玉鑫)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